海洋公園認另有四鯊死亡

海洋公園認另有四鯊死亡

【本報訊】海洋公園周日6條鎚頭鯊死亡,公園再證實2002年購入的4條鎚頭鯊,早在2006年前相繼死亡。董事局主席盛智文指,已由澳洲及日本邀請專家協助調查,強調園方無意隱瞞動物及魚類死亡數字。魚類專家建議園方應主動公開動物死亡的詳情。
海洋公園「海洋奇觀」展館2010年引入的15條鎚頭鯊,1條在飼養初期已因不適應死亡,前日有6條雌性鎚頭鯊於七小時先後死亡。園方專家、漁護署及魚類專家昨日進行解剖,漁護署已取走部份動物樣本作化驗。據了解,已就鎚頭鯊的呼吸、消化及神經系統作解剖。一般鎚頭鯊壽命可長達20至30年,兩次死亡的鎚頭鯊均為5歲或以下。
餘下8條鎚頭鯊留在園內展出,園方指鎚頭鯊經檢查,狀態良好,未見異樣;並澄清無水藻問題,水質符合要求。據記者現場所見,中午時有4條鎚頭鯊結伴在近水面範圍游泳,偶爾斜身游過。

昨日仍有鎚頭鯊在園內展出。黃永俊攝

盛智文:園方同樣驚訝

海洋生物關注組織「豚聚一家」指2002年園方曾引入4條鎚頭鯊,但至今不知下落。海洋公園回覆查詢時承認4條鎚頭鯊在06年相繼死去,解釋因當年鎚頭鯊未被列入受管制名錄中,故按當時機制毋須公開。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指,鯊魚適應力強,體內大量微生物、細菌與鯊魚共存,他認為需由原產地日本運送自然死亡的鎚頭鯊屍體作對比,才會知道有何異樣。盛智文表示園方對鎚頭鯊集體死亡與公眾同樣驚訝,引入鎚頭鯊前有向國際頂尖水族館取經,鎚頭鯊來園後一直健康,體重有增長,暫未知前日下午的7小時期間發生甚麼事,形容事件是「意外」。園方已從澳洲及日本邀請鎚頭鯊專家加入調查事件,其中澳洲專家將於今日到港。
盛智文指園方近年已加強透明度,為回應環團對數字的質疑,今年起將數字交由核數師審核,強調園方無意隱瞞。年報的數字分為海洋哺乳、陸上哺乳及魚類等6大類,列出總數、出生、引入、死亡等數字。前年供應商提供的魚類「質素參差」,造成150條魚死亡;去年部分品種如金魚、牛奶魚等壽命只得2至4年,屬自然死亡。

遊客有話說

呂先生
「期望(海洋公園)透明度高啲,都唔知道動物健康狀況,希望了解多啲,始終係香港人嘅公園。」

Chloe
「水中嘅生物係主要展出品,如果喺呢方面都未能保護到(動物),對海洋公園嘅管理會冇信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