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說香港僱主,越來越難請人;到2030年,香港高齡化,到時請人更難。工人領袖說政府的人口政策諮詢是為了輸入外勞鋪路,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今天的政務官,不會無緣無故去處理十多年後的問題。工人領袖出於選舉政治計算,也會條件反射式地反對輸入外勞。
不輸入外勞 工作便輸出
可是,現實的經濟計算,我們的選擇除了是輸入外勞,就是將工作輸出,輸入替代品。工作,也可以輸出?工地建築工薪水不合成本效益,建築商就開發了預製件。洗碗太貴,就輸入用完即棄餐具。社會棟樑只知道批評資本家做生意賺到盡,可是很少人見到,資本家的責任,只不過是用盡方法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做生意是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要是政客和政府想出了新的障礙,資本家就想出新的對策。
時至今日,許多白領工作,尤其是後勤的服務支援,已經可以出口。增值比率低的工作流失,最大損失是中產之中的基層。原則上,聘用成本越來越高,能夠留低在這個城市的職位,就越要高增值。
做好人,有誰不想?雙贏當然更好。但是當站在你面前,是兩個同樣有誠意的員工,其他所有條件都是一樣,但是一個在客觀條件上可以更搏命更進取。假如因為政治正確,我故意請了更多附帶條件的那個,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對失去了機會的那個,結果公義嗎?
其他地方的工人,要是更努力地去爭取我們不願做的工作和定單,機會流向別人,是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All politics is local;工人領袖也只不過是政客,對其他地方的工人,毫不留情。公眾眼中的無良資本家,卻是創造機會的那一群。工人領袖要做好人,卻要別人埋單,沒有創造力,卻想奪去分配機會的權力,裝作造福萬民。他們心安理得地,站在道德高地上,自我感覺良好,機會,卻就此流失。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