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堅持特首提名委員會按照四大界別組成,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長陳文敏昨首度拋出一個全新方案,既符合中央的條件,亦令政黨政治得以發展,方案是將現時1,200提名委員會大幅減至160人,但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擔憂,人數越少,提名委員會容易被操控和統戰。
助發展政黨政治
陳文敏一直被視為與泛民關係密切兼友好,但由於他沒加入任何政黨,只是加入了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組織的「香港2020」,加上他是港大法律學院院長,其法律觀點和政見備受重視。
一直未有拋出任何政改方案的陳文敏,昨在論壇上首次拋出2017年特首提名委員會組成方案,建議將由1,200人組成的特首提名委員會,大幅削減至160人。他解釋,現有四大界別(即工商金融、專業、基層及宗教)組成的特首提名委員會,首三個界別的選民基礎,幾乎全屬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民,故現時30位功能組別議員,配合新增宗教、學界、和三位公務員代表,組成首三個界別,由這35人全面取代現時900位選委會委員:「選10個人、或者選1個人,代表一個界別,其實一樣咁有代表性。」
餘下的125席,則保留現時第四界別「政界」,即由立法會議員、超級區議員、區議員互選代表、人大、政協產生。陳文敏建議,在160人組成的特首提名委員會,只要取得20人、即八分一提名,便可以成為候選人,即最多只有8人可成為特首候選人。
陳文敏認為,他的方案加強了政黨、立法會議員提名候選人的影響力,這樣不單有助發展政黨政治,同時參選人一定取得足夠的立法會支持才能入閘,可改善未來行政與立法關係。
公民黨梁家傑卻認為,雖然陳文敏方案可討論,但由160人組成的特首提名委員會,委員數量太少,擔心委員容易被操控和統戰。公民黨湯家驊亦指,陳的方案保留了四大界別,但問題是首三個界別多數為建制派成員,「佢哋會唔會想放棄咁多嘅提名議席呢?」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