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80條藍鰭吞拿魚死亡

隱瞞80條藍鰭吞拿魚死亡

【本報訊】海洋公園三年前引入的80條藍鰭吞拿魚,原來陸續死亡,最後一條也在三個月前離世,但園方一直隱瞞事件沒有公佈,直至昨晚傳媒追問下,才承認藍鰭吞拿魚早已全部死亡。園方指全部死因包括病死、不適應環境,又或追逐時高速撞牆引致,此後沒有再補充「新血」。
該園發言人強調,與世界其他水族館相比,海洋奇觀的環境不算擠逼。館內另一品種的200多條吞拿魚「杜仲」則沒有異常。
鎚頭鯊是瀕危品物種,學名Sphyrna lewini、俗稱Scalloped Hammerhead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屬「瀕危」(Endangered)級別;名錄是根據物種的絕種風險編製,以反映保育工作的逼切性,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鎚頭鯊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三,即至少在某個國家或地區被列為保育生物的物種,屬區域性貿易管制的物種,希望透過對出入口限制,確保國際交易不會危害物種的延續。鎚頭鯊憑着扁平的頭部可急速而準確地轉變方向。可惜過度捕撈導致鎚頭鯊的全球數量不斷減少,令鎚頭鯊成為獵物。在去年估計約有130至270萬鎚頭鯊進入市場。今年海洋公園先後有5歲大的小熊貓栗子及瀕危物種小玳瑁死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