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爭議多年的跑馬地養和醫院擴建計劃,城規會在去年8月通過,跑馬地居民一直反對擴建,擔心影響區內交通。當年不少城規會委員在公開會議期間,都質疑交通評估不足,但結果委員在閉門投票時,竟決定批准養和擴建。
「冇人知邊個反口」
根據紀錄,當年曾有城規會委員質疑,醫院只根據病床由400多張,增至800多張的數據進行交通影響評估,但未有推算新大樓診所帶來的額外人流,認為不足夠。但規劃署提交給城規會的文件則顯示,認為已考慮地皮的規劃意向、發展計劃內容、毗鄰土地用途、景觀影響和對交通的影響後,認為已平衡有關因素,不建議城規會接納反對意見。
中環海濱關注組成員黎廣德表示,城規會審議規劃許可申請、改變土地用途等個案時,不少例子是有絕大部份公眾反對,在討論期間,城規會委員都會擺出聆聽民意姿態,但閉門決定後的結果卻是相反。他指,養和醫院擴建事件,正正反映城規會委員的「雙面人」身份,明顯是黑箱作業,「嗰時好多委員同情跑馬地居民,結果相反,冇人知道邊個委員反口,會議紀錄冇講邊個支持、邊個反對,呢種黑箱作業或黑箱決策方式,令委員冇需要向市民問責。」
備受爭議的利東街重建項目,當年H15關注組向城規會提交民間「啞鈴方案」,提出分階段重建,更榮獲規劃師學會銀獎,城規會當年雖有委員支持,但結果仍否決了申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