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真正的創作人 - 塵翎

如何做真正的創作人 - 塵翎

賈樟柯最新電影《天注定》在中東的電影節拿了大獎,但他沒法去領獎,由妻子兼女主角趙濤代領。這部劇情片瞄準中國當代社會現狀,影評一致讚賞,但能不能在中國公映,真是天曉得。
話說賈不久前在微博寫道,最近和朋友聚會,才知道在座的十多個朋友除了他之外,都辦了或正在辦移民手續,讓他非常震撼。這話廣傳開去,網民最驚奇的不是那麼多人搞移民,而是賈樟柯竟然沒有。何況同一時間,馮小剛也說他拍電影拍得累了,想去紐約生活。
我一點都不驚訝,馮小剛移民了還是馮小剛,但賈樟柯移民了就不是賈樟柯了。像他這樣的創作人,離開故土就如魚離了水,會死掉。從《小武》起家,到《世界》,而至《二十四城記》,他始終貼近最尖銳的現實,力保清醒。不像某些大導演,愛用漂亮的技巧來迴避,甚至用甜美來包裝現實,麻醉麻醉大眾。
都甚麼時代了,移民是自由選擇,想走的自然有辦法走。但創作人沒法子,創作是本能,把人帶往一個方向,留在現場只是因為要說故事。不是人人跑去荷里活還能拍電影,或可以改用英語寫久遠的鄉事,而且那總像從異鄉超市東拼西湊材料做出來的中餐,味道還是差一點點。
跟着大隊走多麼容易,也多麼安全。真正的創作人卻不可以,隨波逐流無異自殺。
有時候,留下來才是真正的反抗,他們都恨不得你走掉,不要創作了,很快連觀眾也忘記了你。你發出的吶喊已經無關痛癢,不會引來波動。甚麼也不用做,就把你消耗掉了。馮小剛隨便走吧,賈樟柯請留下。(註:梁文道告假,「陀山鸚鵡」本周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