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建議將多項美容療程納入醫療程序,如注射美白針或涉及表皮層以下的磨皮,日後只能由註冊醫生進行。有美容業界人士反對建議,擔心會引致已購買相關療程客戶的退款潮。
衞署去年檢視逾八千廣告
政府建議以指引形式,列出7項區分醫療及美容程序的原則,卻未有具體時間表。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昨稱,醫生必須有專業資格及足夠能力,才能進行相關程序。委員會轄下另一小組,會檢討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的醫生資格。若將來有符合該7項原則的新療程也會納入規管。衞生署過去一年檢視約8,600份美容廣告,涉及逾60間公司,當中780份屬注射療程,大部份由醫生負責。
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稱,現時美容院已將注射程序交醫生負責,業界對政府建議表皮層以下進行皮膚剝脫程序,納入為醫療程序感混淆,並不贊成政府建議。業界人士指,政府未說明指引具體生效日期,影響經營。憂訊息混亂引致退款潮。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