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 張灼祥

資訊中心 - 張灼祥

我們口中的「寧哥」很是了得,他是掌握一眾「書友仔」資料最多之人。一切與昔日一起唸書時有關消息,他知得比誰都多。他有此能耐,資料搜集工夫做足,人際網絡如蜘蛛網,一線扣一線的伸展開去,他有辦法把正確消息(經他求證再求證,可信性甚高)在網上發佈,他是這方面權威來的。
十四年前,還有半年才開始我的新工,他第一個打電話來,說要弄清楚江湖傳聞是否屬實,消息來源是否正確。他義不容辭當上召集人,安排晚局,在我們「老闆」(是我們同期書友仔開的已有八十年歷史酒店)的飯店,我們的「飯堂」開餐,讓一眾昔日同窗好友歡聚一堂,繼續我們的「口述歷史」,大家閒話家常,重組昔日快樂時光的點滴,有些細節,有不同版本,多以「寧哥」的說法為準,他的記性好,掌握的資訊又比誰都多,都得信他。
因此,即使我人不在香港,收到他的留言,還是第一時間回覆,「信天不會是我們的中學同學吧。」寧哥問。
「當然不是,他是我的大學同學來的。」我的回應。
半小時不到,「寧哥」就在網絡世界向一眾「書友仔」說他們不用猜了,信天不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不用對號入座了。
儘管「寧哥」可對外發佈或證實他得來的消息,考查資料,是否正確。但對他的高球功力與「教練」相比誰更高強,卻沒法得知。一眾書友仔在網上留言,希望他們兩人來一趟世紀之戰。機會來了,幾年前的周年敍舊,其中一項活動是來一場高球友誼賽,我們多麼希望「寧哥」與「教練」同組作賽,比試高低。可惜事與願違,他們兩人在不同組出賽,誰比誰打得好,永遠是個謎。
我與「教練」(他本當牙醫來的,迷上高球後,竟考了牌,當上了職業高球教練)和「寧哥」都在場上打過高球,他們都比我打得好,都是高手來的。至於這兩位高手過招,誰可勝出,不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