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奶粉生產商明治撤出中國之際,康師傅(322)與日本第三大奶粉品牌和光堂突然成立合營公司,搶攻內地嬰幼兒奶粉市場。分析指,康師傅分銷網絡完善,兩者合作屬「雙贏」;惟初期投資規模較少,預料對其他奶粉商影響甚微。
記者:鄭柏齡
和光堂母企朝日集團(Asahi)在上海的分公司,有負責人向本報證實,康師傅與和光堂將於上海成立合資公司,進口並銷售荷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光堂提供日本生產技術,康師傅負責內地銷售部份。康師傅昨晚發出公告,證實有關消息。
該負責人指出,名為「和菁康(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的合資企業於本月成立,明年初開始運作;初期註冊資本為500萬美元(約3,876萬港元),其中和光堂佔股55%,康師傅佔45%。商務部反壟斷局網頁顯示,康師傅及和光堂的合資企業申請,於今年7月25日時已獲無條件批准。
漲逾6% 創一年新高
記者從網頁上發現,和菁康已開始招聘人手。公司介紹指除銷售奶粉外,亦銷售嬰兒輔食、日用品等。受有關消息刺激,康師傅股價昨曾炒高一成,創52周新高;該股收報23.3元,升約6.4%。
截至今年上半年,康師傅約有六成收入來自飲品銷售、37%來自即食麵,公司突然與和光堂合資「賣粉」,有分析員直言「康師傅做開十幾歲客人嘅市場,賣奶粉真係完全估唔到」。該分析員補充,康師傅在內地歷史悠久,銷售網絡完善,與政府關係亦良好;另一方面,和光堂具有一定知名度及信譽,認為合作屬雙贏。
料對奶粉商沖擊微
另一間日本食品生產商明治,上星期宣佈退出中國奶粉市場,分析員指「明治的確係做得唔好,和光堂康師傅合作,啱啱好填補咗空缺。」不過,她認為新公司投資規模不大,短期內對其他奶粉商沖擊較少,「如果飲開一隻奶粉,都唔會話轉就轉。」
相對康師傅在奶粉市場「零經驗」,和光堂是日本第三大奶粉品牌,僅次於明治及森永。其奶粉在2008年底首次進軍中國,同時銷售嬰兒食品如蔬菜粥、餅乾,以及爽身粉與個人護理產品等。母企朝日集團在山東設有農場,生產及銷售新鮮牛奶、乳製品等。
不過,去年8月,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曾抽驗和光堂日本生產的奶粉,發現部份樣本的碘含量偏低,或會影響嬰兒智力,一度停售及回收。和光堂其後指出,奶粉符合日本法例規定,而內地發售、荷蘭進口的奶粉,亦符合中國國家標準。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