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地產市道成交價明顯從高位回落,而成交量更創十年以來單月新低(十月份全港合共約三千宗樓宇買賣成交),當中以一手發展商減價招徠,吸去市場大量購買力,二手交投停頓,主要原因是政府連續三年以政策打壓房地產市場,重稅壓抑成交量。二手業主大部份為自住或收租用途,無賣樓壓力,所以二手業主企硬,二手價格難以大幅回落,小部份有財政壓力的業主才會劈價,但為數不多,各區成交零星落索,僅有少量劈價盤出現,但迅速被市場消化。
至於發展商減價原因有三:一)對後市不樂觀(筆者近日與一位發展商高層友好飯局,他表示對樓價後市看法,今年好過明年,明年好過後年,友好的語言藝術意思即是:一年差過一年。 二)銷監局(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成立直接令上半年發展商不能賣樓,甚至停產(因程序上要符合銷監局,樓書內容及細節重新編訂),大量新樓盤壓抑未能開售。到現在可以出售,就空群而出,互相競爭搶客。三)還有不足兩個月就踏入2014年,上市公司要交代業績報告,「做靚盤數」,故有減價壓力推盤。所以近月多個發展商都陸續推盤,新鴻基、港鐵九龍站的天璽,新世界、會德豐、港鐵的尖沙嘴The Austin,恆隆的奥運站浪澄灣、信和的東九龍觀月‧樺峯,以及一些中小型發展商都齊齊減價。基於以上地皮及樓宇都是在早幾年買入及落成,地皮成本及建築成本呎價,相對今日劈價都有可觀的三到五成利潤,所以減價對發展商來說傷害不大,減價都是奏效的促銷方法,止賺而已!
筆者對後市的看法,樓價從高位回落已經是事實,問題是下跌周期會持續多久,相信要本屆政府任期完結才能有變數。筆者建議持有兩層樓以上的業主,調低價錢可考慮先賣出一層,止賺獲利套現,等待機會,再看看有沒有優質地段適合,而價格又吸引的樓盤,進行換優質樓行動。不論一手或二手盤,想要升值潛力高,抗跌能力強的樓盤,最重要的元素,都是:位置!位置!位置!如果看到心儀靚地段,不妨出手買,始終香港是彈丸之地,千金難買心頭好,磚頭長遠來說都是最保值的。
楊官華
世紀21中華物業董事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副會長
大中華房地產有限公司顧問
Email: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