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宜家百億攻華

英特宜家百億攻華

【公司專訪】
內地高地價嚇怕外資跨國企業,連帶瑞典家具巨頭宜家家居(IKEA)的姊妹公司英特宜家,亦礙於中國國情調整一貫「獨立」策略,研究加入夥伴,以加快買地建巨型購物中心的速度。
英特宜家09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北京、武漢和無錫市郊建起購物中心,總投資額達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宜家過去10年在華總投資。最大的北京店提供21萬平米的可租賃面積,配備三層有7,000個車位的停車場,是內地少有的巨型商城。三店計劃未來兩年先後開業,最快是明年春的無錫店,惟開發期長達五年。

12年內建10巨型商城

內地發展商一般買完地,會立即動工,惟英特宜家自2009、2010年買地後,四年以來大型購物中心只處於興建階段,被外界稱為「蝸牛式」發展。英特宜家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建成10個購物中心,主攻京滬穗等一線城市,可惜近兩三年地價屢創新高,叫外資卻步。
英特宜家購物中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丁暉接受專訪時表示,目前最大壓力來自於買地,與政府純屬商業關係,在地價上沒有優勢。「要的地塊不小,單靠宜家只有10億的投資額,在廣州投地是有挑戰的,但加建購物中心可有50億。」

擬覓夥伴共同發展

丁暉說,集團今年開始考慮引入夥伴,開發結合住宅、酒店或寫字樓的購物中心項目,「內地有些公司找過我們合作,但去年以前都沒有考慮這個方向。現在基本上哪個人有興趣,大家可以坐下來談。」但設有三個前提條件,與英特宜家的文化配合度高,有支持起碼5至10年才回本的財務實力,在中國有較好的品牌。他相信較易與港資和新加坡企業,達成上述共識,但亦舉例說,「如SOHO、萬科、蘇寧和紅星美凱龍也是可能的。」
對於「蝸牛論」,丁暉指「北歐公司注重細節,慢工出細貨。我們不是房地產公司,原則上只租不售,看的是30至40年回報,否則不會將一半資金和面積用來蓋停車位,為的是保證成為商圈內的主導者。顧客喜歡你,後面利潤將是自然後果。」
記者 李芳芳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