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昨建議,將現時美容院多種美容療程,如注射肉毒桿菌納入為醫療程序,必須由醫生進行。政府本月中會向立法會提交建議,一旦獲通過會盡快發出指引。
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任主席的督導委員會,昨接納區分醫療程序及美容服務工作小組報告,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將注射的美容療程納入為醫療程序。若建議獲立法會通過,會盡快向醫生及美容業界發出指引,日後非醫生進行有關醫療程序,屬無牌行醫,但沒具體時間表。委員會沒建議就界定醫療及美容程序立法,而洗腸及激光療程,則透過規管醫療儀器來監管。
衞生署會向醫生發信提醒醫生進行打肉毒桿菌等程序時,也受醫生專業守則規管,包括不能因美容院轉介客人而收回佣、與客人同屬醫生與病人的關係等,負責的醫生亦需表明自己姓名。
高永文表示,美容院若轉介客人由醫生進行療程,需提供醫生名稱,但沒正面回應若美容院不提供是否違法。對於若再發生DR毒針事件美容院是否需負責,高只稱事件仍在調查中。他又承認當局難用清單列出所有醫療或美容程序,若市面再有高風險程序,也會納入規管。
區分醫療及美容程序建議
1.擬列為醫療程序的項目
•涉及注射程序如肉毒桿菌、美白劑、減肥針等
•用氣壓槍以無針方式注射美容物質
•以機械或化學方法在表皮層下進行皮膚剝脫程序,如磨皮換膚
•高壓氧氣
•漂牙
2.將立法規管醫療儀器
•包括可釋放不同形式能量的儀器,如激光
3.傳統紋身及穿環仍屬美容程序,但操作者應受過適當訓練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