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力】
日前乘巴士,遇到一件衝突,引證我告訴學員,衝突時常在身邊發生。
那天我上巴士時,仍有零星空位,為免站在通道,於是走到車尾僅餘一個座位坐下。當時已看見對面座位一位婆婆將自己手袋放在身旁座椅上,一兩個年輕人站在她身旁,也沒示意要坐。
調解需共同基礎作平台
可是我身旁坐着的一位公公則不以為然,最初頗客氣請婆婆拿開手袋,可是婆婆不但不理會,還擺出一副我行我素的表情;兩人爭吵聲逐漸提高,手指也在我眼前晃動,我請他們「一人少一句」不果,惟有站起來,讓他們罵個痛快。
我是調解員,一直在想他們有沒有調解可能。他們衝突的焦點是公公認為婆婆自私,婆婆則認為公公多事。兩人互不相識,日後也無關係,沒有共同基礎作為調解平台。雙方的爭拗和做人態度有關,兩人均七、八十歲,各自的價值觀根深蒂固,不是三言兩語或短時間內可解決,於是差不多沒調解空間。
最後,公公不敵婆婆絮絮叨叨,自己放棄座位,走到巴士前端去。
其實,事件不適合用調解解決的最重要因素,是兩位長者缺乏誠意和承擔。二人萍水相逢,只因為一件小事發生衝突,爭拗又無傷大雅,二人明知不會惡化,怎會有調解意欲?那時我只在想不要進而動武,要司機叔叔停車報警,不須我們當證人就行了!
「調解路路通熱線」:6838 9988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六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