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閱讀理解問題模稜兩可

中文閱讀理解問題模稜兩可

【本報訊】文憑試報告力數考生如何不濟,不過負責出題的考評局本身也遭教育界責難。其中中文科閱讀理解試卷引起最多爭議,一條要求考生賞析本港作家黃國彬作品《說誓》寫作手法的問題,被批評模稜兩可,無助考核學生理解能力。
試卷要求考生回答《說誓》其中一段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答案選擇包括「聯想」、「呼應」、「層遞」或「對比」。官方正確答案為「聯想」,但遵理學校中文科導師林溢欣指出,該試題在很多中文科老師之間引起很大爭議,「我同好多中文科老師試答過,個個答案都唔同。如果連老師答案都有歧義,學生學習就會有困難」。林續指,一段文章,很難排除同時有兩種寫作手法並存,學生見到答案選擇會覺得模稜兩可。他說:「我有好多學生都答呢條題目,我問佢哋點解咁答,佢哋話都係亂撞!所以呢類題目未必有助學生了解成篇文。」

考語調 作者本人亦不懂答

閱讀理解試卷第16、17題,要求考生回答晏子在《呂氏春秋.士節》中的心情,官方正確答案分別是「十分失望」及「十分自責」,林認為官方答案本身沒有不妥,「問題係,選擇答案可唔可以有更清晰嘅分野?因為四個選擇係有重叠嘅地方,我哋覺得『失望』之餘都可以『無奈』,『自責』?同時都可以『失望』;一個人嘅感情唔會得一種!」
同一試卷的第3題,則要求考生回答作家張曉風作品《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其中兩句的節奏和語調的分別,連張本人早前也表示不懂作答。
蘇浙公學中文老師陳匡正指出,學生猜想作者主觀感受,卻非生於作者的年代,猜想必定靠想像,故出錯風險較大。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