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粵港澳自貿區 - 利世民

利字當頭:粵港澳自貿區 - 利世民

每天我都會讀幾份報紙:《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21世紀經濟報道》。不是說外方的和尚會念經,但對於本地新聞資訊,報紙的內容在許多其他渠道都可以接收得到,我只會選擇觀摩有意思的觀點,反而是歐美和中國的局勢,仍然要靠傳統的平台去得到一點概觀。
昨天開工之前,在《21世紀》上見到一篇有關報道,說中央政府原則上批准了「粵港澳自貿區」的構想。坦白講,見到這條標題,腦海浮現了許多問號?
一、港澳都是特別行政區,早就是自貿區,還有甚麼要得到批准?
二、由上而下的規劃,但沒有具體內容,要是香港本土派將之理解成粵港澳深大融合,應該會很反感,難道北京對現時香港的情緒完全無知?
三、就算寄望背靠大陸的親北京人士,也不會真心地擁抱這種構想。「香港市委書記兼特首」在廣東省委書記面前,可以平起平坐嗎?
四、北京向來最忌諱的一個題目,就是地區自主的概念抬頭。一個城市裏面的一個區域,被規劃成自貿區,已經可能勾起上世紀初租界的聯想。將整個區域定義成自貿區,要的政治勇氣一點也不少,尤其是華南兩廣地區,曾經有過東南互保的歷史,在北方人政權眼中,是一段不方便的歷史。

《21世紀》緊急澄清

《21世紀》在下午隨即發表更正澄清,指經過權威人士確認,報道內容不實。腦海中的疑點,卻仍然揮之不去。坦白講,《21世紀》緊急澄清,反映了事情有多敏感。如果在中央層面,從來沒有人提出粵港澳自貿區,恐怕難以叫人信服。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這個題目未經深入討論,但概念一曝光,就立即觸動了神經。
由改革開放到92年鄧小平南巡後的一段日子,方針是讓部份地區先試先行先富起來。九十年代後,又變成中央集權決策上移,最後國進民退。這一代當權者的價值建立在改革前半,相信百花齊放不足為奇,但要如此180度轉向,時機應該未到。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足本收睇《亂噏24》x 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