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近十年中資股開始佔據港股市場,若以觀乎三中全會對於港股的影響,應以2003年及2008年兩屆作準。該兩屆會議期間,恒生指數均明顯造好,其中2003年會議期間升2.6%,2008年則升5.7%,雖然取樣不足,但是似乎反映三中全會期間港股表現有支持。
國策概念股掀炒風
不過,計及會議完結後的半個月期間,2003年及2008年分別下跌0.4%及15%,反映三中全會的光環不會持久。
若以中長線、即會議後半年計,兩地股市均走勢背馳,滬綜指過去兩屆三中會議之後半年,分別累漲22%及15%,相反恒指則反覆跌8%及1%,但其中2008年會後半年較受金融海嘯影響,表現難以作準。
個股方面,個別概念股屢見資金炒作。2008年10月內地舉行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再提出改革農村發展,並憧憬農民收入增加帶旺消費,觸發部份農業及內需股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下逆市呈強,如華創(291)及旺旺(151)在會議期間分別錄一成及半成升幅,後者年底前更再升近兩成;農業股中化化肥(297)會後半個月飆35%,一拖(038)年底前上揚五成。至於2003年十六屆三中提出東北戰略發展,東北概念股如哈動(1133)半月漲9%,年底前更升近三成。由此可見,概念板塊往往有得炒。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