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資深投資者蔡伯能表示,年初買入尖沙嘴柯士甸路17號地下3號舖,面積約1,250方呎,剛以4,300萬元沽出,連早前沽出的1、2號地舖,共套現約1億元,賬面賺400萬元。
該批舖位早前已附租約摩售,日前再以4,300萬元售出最後連租約舖,均價約3.44萬元。蔡伯能表示,自從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後,嚴重打擊工商舖投資,「單是交稅(2,000萬元以上物業)都要交8.5%,政府賺晒!」他坦言:「扣埋雜費,真係無乜賺錢!今次純粹換貨,有買有賣,嚟緊仲會繼續買嘢」。
貴重工商舖成交跌85%
另高緯環球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今年首季本港工商舖物業涉及逾一億元成交宗數錄71宗,到第二季,即DSD實施後,即勁跌至24宗,第三季再跌至18宗;成交額亦勁跌,今年首季錄242億元,第二季跌至100億元,上季急跌至35億元,跌幅分別為74.6%及85.5%。
高緯環球香港投資部執行總監方智傑表示,預期今年第四季逾一億元物業投資成交量不多於30宗,全年料不足200宗,較去年全年406宗,減少50%。未來三個月,工商廈分層戶及二線舖位價格料跌5%,因為相關物業回報率較低,「有啲頂唔順嘅業主,例如東九龍區,願意平價賣出」,一線舖位在大型品牌支持下,則價格硬淨。
方智傑解釋,價位跌不多,因為加息是年半至兩年後的事,投資者仍持有大量資金伺機買貨;再者,很多業主借貸僅約兩成,「唔急於出貨」,所以不會跌很多。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