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前瞻 之一】
中央拍板,敲定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1月9日至13日召開,官方新華社報道指,三中全會將研究「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並「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綜合各界消息,會議勢必揭開未來十年中央施政路線圖,外界翹首以待。作為黨內第四把交椅的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早前於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指出,這次三中全會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其言論符合習李班子的大膽急進作風。
記者:黃尹華 李以莊
新班子準備幹一番大事,成敗未可料,但作為投資者必定要密切留意;本報將一連三日,全面解讀此三中全會的政經含義、政策方向,以及投資策略。
換屆過後,習李政權面對內地經濟增長瓶頸,隨時進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推動多項以改革、調整結構為主的新政策,與着重增長的胡溫模式明顯有異,政策則涉及反貪、金融自由化、財稅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等,當中不少題目是歷屆政府默認為「不可能」之任務,於胡溫交棒前只是按步就班進行,甚至早已放下不幹,留待現屆去應付。
投資者了解三中全會的各項消息前,先探討習李班子有否能耐,及有多大決心進行此等的重大改革,如何助國家走出困局,這個來得更為重要。
破政經勢力 重新洗牌
政治評論員阮紀宏,過去任職記者時,涉獵多屆三中全會,他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權力的操控和掌握能力已經毋庸置疑,施政雷厲風行。他認為,「新班子上場的首一、兩年,都着重施政方針的宣示,而且他們明白群眾的預期好高,一定要提出改革大方向,回應國內、國外的訴求和預期」。
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場未及一年,便意圖打破原有政經勢力格局,重新「洗牌」。政治上,公審薄熙來、整治石油幫;經濟上,徹查地方債、錢荒不放水;最近更打破內地官場慣例,在中央結束第一輪巡視後立即派出第二批巡視組,嚴查地方官員貪腐。
於新人事新作風下,上海自貿區先定下最終目標,再以「倒逼」所有需要的配套措施來配合改革,手法別於上屆。
重視反貪 金融自由化
2012年地方債審計完成後,李克強對審計署「行貨交數」顯得不耐煩,要求推倒重來一查再查。李克強最近提倡成立小組,督查各地的新政策實行進度,務求新政策以有效率兼快速進行。
現屆政府彰顯改革決心,反貪、金融自由化、財稅改革、戶藉制度改革等等項目,能否大刀闊斧火速進行仍未可料,一旦順利進行,或對中國政經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習近平無派別包袱
對於「新總舵主」習近平的執行魄力,多位受訪問專家都給予較高評價。有中國研究專家指出,習近平擅於平衡各方勢力,不向某一派別靠攏,其施政理念的空間和自由度遠甚於前。好處在於沒派別包袱,方便打破舊有的制度詬病,壞處卻是施政容易遭受傳統政治派系的阻撓。所說的阻力,便是來自黨內保守左派、壟斷性國企、地方政府和不同行政部門的既得利益團體。習近平在最近講話指,「不犯根本性顛覆性錯誤」,意味改革不會對現有制度做根本性的改變。
新班子改革決心不言而喻,明天《三中全會前瞻》之二,將預測三中全會的施政路線圖,以及施政的重大阻力。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