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許聯想空間 抽象=有玩味

容許聯想空間 抽象=有玩味

是猴子?是恐龍骨還是一縷輕煙?一百人看抽象雕塑,就有一百種看法,誰也沒法下定論。它們讓人摸不着頭腦,正正因為這種曖昧的特質,才能引發無限的聯想空間,迷倒了收藏家Eric Landolt。

記者:陳劭敏

攝影:陳永威

是居室也是藝廊

Eric的收藏品過百件,在香港薄扶林住所的只是冰山一角。

沿林蔭夾道的蒲飛路走到Eric Landolt位於薄扶林的住所,入屋只見舊式豪宅特有的高樓底、髹上白油漆的陽台落地玻璃門,環境恬靜得令人不自覺放慢腳步,暫忘緊張的生活節奏。環顧整理得一絲不苟的居室,散落每個角落的藝術品恰到好處,看得出他花過心思。這裏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私人藝廊。
Eric的工作與藝術沾不上邊,他是個在IFC上班、每天與銀碼打交道的銀行總監,但對藝術的愛好卻早藏在骨子裏。他生於法國,曾祖父是一名畫家,祖父母、雙親以至姊姊,與他一樣,都是藝術品收藏家。藝術拍賣會、藝廊,是他童年的一部份,令他自然而然也愛上了藝術。他個人第一件收藏品是在二十歲時購下的歐洲古典家具,當時還是學生的他儲蓄不多,又不想開口問家人借,於是便要求藝廊為他留下心儀作品,再拚命儲錢買。轉眼十數年,至今他的收藏品已有過百件。Eric認為收藏品能顯現生命力,隨着收藏家的個人經歷、眼界、品味甚至居住地方,收藏品系列也會隨之起變化:「藝術家早期與後期的作品,風格定必有所轉變,其實收藏家也一樣。」起初受家人影響,Eric收藏的都是歐洲十八及十九世紀的古典家具,及後移居亞洲,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亞洲藝術,他的目光被漢朝及南宋時期的古董吸引,直至兩年前,他開始迷上了造型抽象的雕塑作品。

住所是Eric私人藝廊,每個角落都有藝術品的蹤影。

用眼看也用手摸

很玄很玄,Eric這樣說:「與其說是我挑選作品,倒不如說是作品挑選了我。」
他買藝術品,從不看升值潛力,也不看藝術家名氣,最近買下的兩件雕塑作品,都是在主打拉丁美洲及西班牙藝術家作品的紅門藝廊偶然遇上的,他進一步說明:「是作品的能量、氣場,讓我停步。」第一件是墨西哥藝術家Roberto Cortázar呈抽象人形姿態的無題作品,Eric說他第一眼看到,就即時想起已故瑞士名雕塑家Alberto Giacometti,Alberto Giacometti的作品在拍賣市場叫價近億,「Cortázar的作品有大師風範,此雕塑的面孔更讓我想起孟克(Munch)名畫《Scream》。還有,你看看它的質感,是十分強烈的。」Eric形容作品的最常用詞彙是「Massive」,他說雕塑除了用眼看,也要用手碰,透過親手接觸,最能感受到作品的力度,也就是他口中的「Massive」。另一件是出自墨西哥藝術家Arturo Muela之手的銅製雕塑《Three Monkeys》,造型同樣抽象,Eric沒有扮高深,坦白地說:「雖然作品名叫猴子,但其實我從來也看不出有何猴子的形態。我有一個朋友看到它,就說它是恐龍骨,這我同樣也看不出來。」抽象雕塑就有這種玩味,同一件作品,一百人看就有一百種看法,有趣在誰也不可以駁斥誰。在我眼中,它像一縷煙,Eric聽罷,不置可否,只靜靜的看着作品,再一次欣賞它。

墨西哥藝術家Arturo Muela

墨西哥藝術家Roberto Cortázar

德國藝術家Willi Siber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