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包虎豬熊 - 李碧華

刈包虎豬熊 - 李碧華

我們到「一風堂」吃拉麵,白丸豚骨湯香濃,赤丸有風味辣醬及黑蒜油。這裏可隨便加高菜、紅薑絲、芝麻和自己製作的蒜茸,好玩。菜單上有日式叉燒包──當然是滷水五花肉片,沒廣東叉燒的艷麗脆軟。而那個「包」乃台灣的刈包,白麵饅頭片覆合夾餡,怎會「日式」?
台灣這著名小吃鄉土味十足,「刈包」唸成「割包」,也有寫成「割包」,就有點影響食慾了。正宗刈包主角為肉片軟稔柔靭的滷肉,還加酸菜、花生粉、糖粉、芫荽、蒜茸辣椒或香酥葱。稱「虎咬豬」,那夾肉的包子如老虎張大咀,一口咬定五花肉。內容很豐足,管飽。不過比較「土」。
也有新潮的,就是夜市中創意「熊手包」,夾肉仍是刈包,不過烙上一個黑熊掌印,造型可愛,馬上成為潮食。肉餡有豬排、雞排、漢堡。醬料西化:芥末、照燒汁、辣味、原味、黑糖,還加生菜、番茄、芝士等──吃來已無台味,如果那刈包用了全麥或穀物來做,不白,只是中式麥包三文治。不過台灣多個品牌的「油」被揭發為香精加化學劑,所以還是蒸煮滷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