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幾位德國和荷蘭足球界朋友到訪香港,並來到我們的辦公室及到球場探訪。
我們的辦公室,並不豪華,不過設計的時候,確實下過心思,意圖令訪客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公司內,遠望維多利亞海景的窗前,並不是高層辦公室,而是一條長長的走廊,全公司上下,由茶水嬸嬸到老闆,每天都會在這條長廊上往還。
每位由公司大門進來的賓客,通往會議室,亦必須在走廊上「非自願性」地飽覽窗外景色。由早上至黃昏,由黃昏至晚上,維港兩岸美景都是攝人的,外地來的客人,很難不被香港景色震懾。
走廊旁邊,是會議室。
賓客們清楚看見會議室內的情況:藝人在拍照接受訪問;飲食管理同事在開會試酒;有足球隊教練在講解戰術;有市場推廣同事在玩網上遊戲brainstorm;再有總廚在介紹同事試食新菜式。
我們又特別喜歡掛畫,牆上掛滿公司仝人最自豪的戰績:大型演唱會、外地球會球衣、贏馬相片,亦往往吸引賓客駐足。
我常自覺幸運,公司的業務,全部與吃喝玩樂有關。由食肆到卡拉OK;由藝人管理到大型演唱會;由足球到賽馬。新朋友笑說:「你們的工作,就是大家要玩得開心。」
當然,大家都明白,要讓人玩得開心,背後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亦是非常認真的工作。我的工作寫照:星期一至五穿白領坐寫字樓,下午及晚上到自家餐廳吃飯以觀察客人喜好;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檢視各店舖前一晚的生意額;星期六日穿球衣入球場打氣兼打點;公眾假期大好佳節舉辦大型活動娛樂大眾。
基本上,將工作和娛樂「打通」了,我們沒有機會停下來。一切背後籌備的工作成效,推到最前線去實現,讓公眾作評價。
我們幹的行業,很好玩,卻也很現實。當無法娛樂大眾,很快便會遭到淘汰。所以,每一回「擺上枱」的功課,都是幕後勇士「生死存亡」之戰。
南華球賽也好,公司旗下食肆也好,整個卡拉OK行業也好,如果能夠獲得公眾評價,無論是好是壞,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最少有個依據讓我們繼續背後發功,努力向前,只要留得青山在。
一班人做一件事,最怕未到滄海,便成遺珠;更怕做了卻像沒做過,發生了卻像「不存在」。
「不存在」是我們特首的常用詞,這三個字,從梁振英先生口中,實在出現得太多。
其實,特首你知道嗎?香港人最感痛心及受傷害的,就是在你眼中,太多「人在做,人在看」的事情,被你以謙厚但權威的態度,鑑別為「不存在」。
建立很難,摧毀很易,所以,有些經過長時間努力建立的東西,香港人是很有意識去保護的──無論表現出來的態度,似在抗爭,還是似在掙扎。
動輒上街,並不是香港人的根性;為反而反,也不是大部份人的取向。不過,很多東西,我們看在眼裏,聽到耳裏,活在當中,確實知道它們是存在的。
我常常問自己和朋友一個問題:生活和工作,到底為了甚麼?
有人為未來的前途,有人為一家人的目標,有人為了要發達,有人是為了改變一些現況。可是,當一切都未達成之前,「存在感」對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
說回南華。一隊足球隊,由過去到現在,存活了一百多年,當中有功有過,有起有跌,有贏有輸,十分正常。而當這個百年名字來到我們手裏,我們的第一重大使命,不是要再拿幾多個聯賽冠軍及獎牌,亦不是趕着「升呢」參加亞冠盃,而是,我們必須要令這個球會,繼續光榮地「存在」。
我在足球圈工作的體會:足球有神奇力量,將很多人串連在一起。
在我的工作清單之中,不少是招待外國球會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不斷介紹更多新朋友給我們認識。
固然,我不會認為,請飲茶吃飯,就等於做好了公關工作。「交往」二字,更深層的意義,是從往來對待之中,給予對方尊貴的「存在感」;而這些聯繫,將來需要發展至某些美好成果的發生。在國際球壇中,讓人感覺香港足球「存在」;在球會交往中,讓人感覺南華「存在」,這是我們時刻監守的公關推廣「主要表現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
有人問:「球壇大人物來香港探訪,有何意義?又不是明天就借球員給香港球會,幫忙取個亞洲錦標!」
我只可以說,活在今天的香港,我們不是一直沒有安全感,而是忽然缺乏存在感。不同範疇的香港人,都要不懈努力,我們之中,必須要有人幫忙鋪橋,要有人願意搭路;要有人要負責收割,亦要有人負責播種──香港人必須要做到足,各擅其職,分工合作,因為我們不喜歡被指「不存在」,或被「取消資格」。
Profile:梁芷珊
作家、生意人、市場推廣專才。( http://www.facebook.com/leungcanny)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