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長集會斥教局敷衍塞責

百家長集會斥教局敷衍塞責

【本報訊】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商討內地學童跨境來港就學問題。近百名本地父母昨帶同年幼子女,響應教協在上水舉行集會,譴責教局敷衍塞責,要求完善幼稚園學額規劃,保障港人子女原區入學。

得100學額幼園收千申請

參加集會的家長多穿上黑衣,綁上黃絲帶。當中有來自上水、粉嶺、元朗、屯門及大埔等區的媽媽,還有龍年媽媽會代表。代表上台發言,不滿雙非家長為子女跨境報校,盲搶新界地區的幼兒學額。
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代陳楚衡校長表示,全日制幼兒學校今年收到的申請表,較去年以倍數增長。例如有學校只得100個學額,但收到逾千張申請表,難怪影響本地家長擔心子女入學問題,爭相先行報名申請。今年出生率增加,再加上雙非及單非子女搶學額,跨區幼童就讀問題已達到警戒線,很有可能由新界擴散至全港各區。
她說,雙非家長跨境為子女申請入學,不惜花留位費申請多間學校,翌年5至6月收生時,他們才表示不來就讀,打亂學校行政及令招生困難。
家住大埔的黃太形容,區內30多間幼兒學校,有一半在雙非子女申請入學下已相繼淪陷。她形容,香港人被雙非逼到「走投無路」。當年她與內地人爭床位生仔,搶購奶粉和尿片,樓價被內地人炒貴,不覺得內地人來港帶動經濟,反將本港文化搞得天翻地覆,令不少港人想移民。
腹大便便準備生產第三名子女的劉太批評,前首曾蔭權呼籲港人生育,她生足三個,除了大女兒享有學券,夫婦兩人一直交稅多年,質問特區政府如何讓本港居民「生得放心,生得安心」?她建議政府規限幾間幼兒學校只收跨境學童,其他學校只收本地幼兒。
教協宣讀聲明批評教育局沒有承擔長遠教育規劃責任,政府總是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結果禍及家長、學生、教師及學校。教協要求完善入學機制,確保幼兒就近入學,給學校足夠支援;落實15年免費教育,對幼教作出承擔;有效使用空置課室,研究建校應付長遠需要。

家長點睇

大埔家長黃太:「唔好話香港人唔肯生仔,如果政府保障番香港人應有嘅資源,我生10個都得。」

上水家長劉太:「前特首曾蔭權呼籲港人生仔,我第三個BB就出世,連讀書學額都被內地人搶走,你話有乜保障?」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