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致歉 譴責受賄記者重創內地傳媒聲譽 憂難制衡公權

《新快報》致歉 譴責受賄記者
重創內地傳媒聲譽 憂難制衡公權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習近平曾引用的名言或將變成廣州《新快報》的報訓。一連兩日在頭版怒吼警方釋放記者陳永洲,但在前日陳自認受賄後,昨日該報被迫在頭版致歉。這一事件不僅嚴重打擊了內地記者的聲譽,同樣造成民意的兩極分裂,更令人擔心削弱輿論對公權氾濫的制衡力。

《新快報》昨晨在頭版左下角、約十分一版面大小的地方,刊登致歉聲明:「本報記者陳永洲受人指使收人錢財發表大量失實報導……報社對稿件的審核把關不嚴。事發後報紙採取的不當做法,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而在報紙的A6版,則全文轉發新華社的通稿,譴責陳的虛假報道。
在這份聲明中,《新快報》與記者劃清界線,與之前截然不同。有網友抨擊該報一年內刊登18篇針對中聯重科的報道,規模誇張,不是記者一人的責任;應繼續追責到編輯、管理層;因投資中聯重科而虧損的網民則要求《新快報》停刊。但到昨日為止,該報內部一切如常。

10月27日,陳永洲自認有罪後,《新快報》在頭版左下角刊登致歉聲明。中新社

央視未審先判傷害更深

除了《新快報》尷尬萬分,事件開頭兩日曾力挺放人的兩岸媒體、記者組織、公共知識分子也被網民嘲笑是「吃了蒼蠅屎」。有記者擔心內地傳媒醜聞不斷,社會地位本就不高的記者將再受打擊,削弱輿論對公權氾濫的制衡力。
不過,同樣有網民堅持批評官方的程序正義有虧。實名舉報能源局前局長劉鐵男的《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提出,記者有無收錢、報道是否屬實、警方是否被中聯重科收買、執法程序是否符合正義是四個不同的問題。記者受賄固然不對,但警方跨省刑拘記者以及央視未審先判,造成的傷害更加深遠。

陳受訪圖片被加勒頸印

這種觀點的分歧在網絡上引發不少「戰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何兵昨日曾發微博,指央視採訪陳永洲的畫面截圖中,陳頸部位置有一圈明顯的紅印,何兵質疑是否是勒印。但很快就有網民證明紅印是他人修圖偽造,從而更猛烈地抨擊何兵等質疑案件程序正義的知識分子是「顛倒黑白」,左派代表張鶴慈的觀點頗有代表性:「反對方都只限於爭論程序正義,就是已經都承認了實體上不正義了」。
新浪微博/《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