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洗腎者 四成冇工做

長期洗腎者 四成冇工做

【本報訊】末期腎病患者需靠洗腎穩定病情,但長期洗腎帶來的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
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調查發現,近四成接受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的腎病患者,雖然具有正常的工作能力,但因不獲僱用而失業,調查發現使用家居儀器進行輔助腹膜透析、年輕及有較高學歷的患者,就業率會較高。

在家洗腎 就業率較高

調查由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科主任李錦滔及名譽副教授周啟明領導,訪問威爾斯親王醫院383名病人,近半人同時有糖尿病,平均接受洗肚治療3.6年,只有約15%病人是以家居儀器輔助腹膜透析。在18至60歲的病人中,只有23.4%是全職工作,近四成人縱有工作能力但失業。調查顯示,如能在家居洗腎或學歷較高等,對就業會有幫助。
為協助腎病患者保持社交及提升就業能力,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特別為中末期慢性腎病患者,設計一項透析前的早期教育計劃,由醫生、護士、醫務社工、營養師及病友自助小組成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增進患者對腎替代治療的了解及適應能力,並協助患者認識腎科服務及建立互信關係。
李錦滔表示,調查顯示腎病患者若在接受透析前曾參與早期教育計劃,有利於透析後繼續就業。
調查更發現,腎病患者如在透析前半年或更早已參與早期教育計劃,受僱比率可提升至43.5%,而完全沒有參與該教育計劃的病人,受僱比率只有16.7%。
他呼籲僱主在工作上提供更適合的環境,讓病友可繼續工作,善用人力資源。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