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審批及助機構申請生促局涉利益衝突

負責審批及助機構申請
生促局涉利益衝突

【本報訊】生產力促進局一方面收政府大筆行政費,以管理BUD專項基金的「企業支援計劃」,負責第一重審批;但另一方面又收機構錢,替它們申請同一基金的「機構支援計劃」,不但藉BUD賺到盡,也被質疑有角色和利益衝突。
作為BUD企業支援計劃的秘書處,生促局可從政府收取共6,000萬元費用,相等於5億元基金的12%。基金的申請期為五年,但申請期已過了16個月(27%),只批出了6,621萬元,即5億元的13%,而502宗申請中只批了158宗。

員工有「花紅」

審批處理慢,但生促局「搵生意」卻快。有中小企代表透露,生促局不時會向各商會等招手,與商會一同申請BUD基金,成為申請項目的「執行機構」,有時「商會只係掛個名,申請到嘅錢全部經生促局自由運用(以落實項目)」,也從中收費。而生促局員工有類似花紅的浮動薪酬,會按表現和業績等釐定。
生促局至今已成功替九個機構申請到撥款共2,758萬元,佔已批撥款約三分之一。
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批評:「(生促局)做秘書處負責審批,唔應該又扮演執行角色……公眾會有疑慮。」他認為生促局即使不是自己批自己,但因熟悉申請程序和要求,若參與申請,會對其他申請者不公平。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也認為,生促局表面上已構成利益衝突,促請該局詳列有關計劃的審計報告,向立法會交代。
生促局則否認有利益衝突,指BUD基金的機構支援計劃由工貿署負責,與該局負責的企業支援計劃不同;又指作為申請者的執行機構,會負責項目管理、策劃及執行工作,釐定服務收費時則會以收回成本為原則。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