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百科全書」──這是維基百科的口號與宗旨,希望所有網民均能閱讀、編寫條目,內容能涵蓋全地球甚至全宇宙的萬事萬物。立意雖良好,可惜優點也是致命弱點,維基百科迅速壯大後,不斷出現惡搞或錯誤條目,準確度受到質疑,但它仍是最多人瀏覽與參考的十大網站之一。
維基百科2001年由威爾斯(Jimmy Wales)及桑格(Larry Sanger)共同創建,首年已經有逾2萬篇條目、涉及18種語言;網站大受歡迎,發展神速,全球合共287種語言版本,單單英語版已有440萬篇條目,美國每月有2.7億人次瀏覽。
據統計,維基約有10萬名用戶長期積極參與編輯工作,「江湖地位」日深,學生根據維基寫功課,傳媒也不時引用維基的資料。但由於內容可輕易刪改,導致錯漏百出,有人惡搞、有人賣廣告、有人寫入主觀評論。例如上月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就在維基被「撤換」,由大熊貓「圓仔」繼任,這些一眼看穿是惡搞的條目為害不廣,但2009年法國著名作典家雅爾(Maurice Jarre)逝世,有學生在維基杜撰他的生前說話,世界各地傳媒「中招」照用如儀。
《蘋果》資料室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