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輸入外勞諗計先加薪𠱁本地薑商界盼勞方:唔好一講就say no

政府為輸入外勞諗計
先加薪𠱁本地薑
商界盼勞方:唔好一講就say no

【本報訊】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建議輸入外勞補充勞動人口,抗衡本港人口老化。據了解,政府初步構思兩大優化及改善方案,先調高聘請外勞的規定薪金水平,以換取勞工界接納擴大外勞申請職位;其次是縮短審批時間。勞工界表明反對,計劃聯手向政府施壓;商界期望雙方正面商討,「唔好一講就say no(反對)」
記者:王家文 盧文烈

按現行補充勞工計劃,若僱主需聘外勞,其薪酬不得低於該工種每月工資中位數,並需以該工資水平在本港進行4星期招聘,不果才可申請。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初步構思從這方面着手,「例如喺工資中位數額外再加一、兩成,如果加咗都係請唔到本地人,就足以證明市場根本唔夠人,又或者冇香港人肯做,咁輸入外勞理據就強好多」。
當局也考慮縮短引入外勞的時間,現時僱主除先要進行4星期招聘外,勞工處又會巡查僱主辦公室,之後再經勞顧會審批,由申請到外勞來港工作,一般需時3至4個月,政府期望加快處理步伐。

零售業時薪40元冇人做

勞顧會勞方委員梁籌庭說,近年不少僱主連二級廚師等職位都申請外勞,但這些職位可透過培訓吸納本地人才,擔心擴大機制會被濫用。他稍後會聯同勞工界3名立法會議員和勞顧會另外5名勞方代表,向政府提交反對意見書。另一勞方委員周小松指,本港青年失業率高企,僱主可改善薪酬待遇吸引他們。
除建造業和護理服務業外,諮詢文件也提到零售業缺人手。本港現有約26萬人從事零售業,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空缺率約3%;佔業界一半人手的零售管理協會過去3年調查則反映空缺率約9至11%。
該會主席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委員麥瑞琼說,目前業界最缺售貨員,時薪40多元也請不到人;其次是倉務員,但這兩個職位都被剔出補充勞工計劃。
麥強調,「商界唔係一口咬實要輸入勞工」,也認同要增加託兒服務讓更多婦女就業,或鼓勵提早退休人士重投職場。各方應從正面商討不同解決方法,「唔好一講就say no(反對)」。
勞聯主席吳慧儀認為,政府應優先協助本地婦女投入市場和加強培訓,未有需要放寬外勞計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