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早前就擴建三個堆填區申請撥款失敗,正計劃明年初再到立法會闖關。該局正就重提擴建進行前期工作,研究對將軍澳堆填區實施「廢物分流計劃」,包括重組現行食物環境衞生署收集都市廢物的垃圾車路線,及全面使用全港七個廢物轉運站,以達到將軍澳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物的目標。政府也將資助垃圾車加建尾蓋及污水缸,減低垃圾運送期間釋出的臭味。
記者:蔡建豪
環境局為爭取擴建成功,有意限定將軍澳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物,以減低垃圾臭味對居民的影響。目前將軍澳堆填區每天接收約4,800公噸固體廢物,當中約一半為都市廢物及污泥,若只接收建築廢料,原來接收的都市廢物將需分流到其他地區。環保署指,將利用分佈全港的7個廢物轉運站協助分流,正與食環署商討重整每天穿梭收集垃圾的垃圾車路線,可能需要增加約30條垃圾車路線。
轉運站開放予私營收集商
環保署發言人指,目前供食環署專用的沙田廢物轉運站,將開放予私營廢物收集商使用,由於其餘廢物轉運站的使用率未達飽和,最繁忙的西九龍轉運站使用率也只是93.2%,仍有處理垃圾的空間,利用水路運送垃圾到堆填區,也可減低交通負荷及環境問題。
日後更多私營垃圾收集商使用市區轉運站,環保署擬將兩個港島轉運站的收費,由現時每公噸40元下調至30元,沙田轉運站的收費則會低於60元。有關廢物分流計劃的法例修訂,將於今年內提交立法會審議,預計將軍澳堆填區擴建撥款通過後,才正式實施只收建築廢料的政策。
垃圾車採密封設計防滲漏
環境局又提出將垃圾車改裝成密封式,防止垃圾污水滲漏。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表示,目前全港530架垃圾車,一半已有密封設計,將會申請撥款2,000萬元,為剩餘約300部垃圾車加設密封尾蓋及污水缸。他期望明年初實施計劃,在9個月內完成改裝,未按法例改裝的垃圾車,將面臨最高10萬元的罰款。
另外,政府計劃淘汰歐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業車輛,並為新登記的柴油商業車輛設定15年的退役期限,新規例將於本月30日提交立法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