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做場大龍鳳公佈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知就笑死,唔知就嚇死。上屆政府已經話研究,由政務司領導一個督導委員會,最終講來講去三幅被。人口老化趨勢係人都知,高齡化社會講咗十幾年,出生率下降,又係講咗十幾年。而填補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要靠內地新移民,又講咗十幾年。𠵱家根本早已過咗吹水諮詢階段,政府應該有具體政策出台。
程序不公就應求變
第一個唔使講係完整自主嘅入境政策,取回單程證審批權,否則一切人口政策全屬空談。林鄭空談如何進取,全球競逐人才,但就避開內地移民審批問題。每日150個單程證之中,家庭團聚佔一百左右,其餘各式各樣古靈精怪來港人士,每年近萬人,特區完全冇say,結果惟有另設一個輸入內地優才計劃,但呢個計劃以個人成就為主,而非按本地發展需要引入技術人才。
全世界面對人口老化,勞工短缺,都係用移民填補,吸納本地社會所需人才。收回單程證唔一定減少家庭團聚配額,目的令香港有主動性加減配額以符合社會發展需要。𠵱家單程證來港人士一半冇做嘢,九成做低技術勞工,平均年紀成36歲,香港未來人口靠呢棚人,完全不符香港整體利益。冇審批權就冇人口政策,林鄭月娥好心唔好再浪費大家時間。
林鄭認為基本法有規定不能改是廢話,當程序不公就要爭取改變。當年推出單程證政策,唔畀港英審批,只因涉及主權形象,北京絕不退讓,而英國也隻眼開隻眼閉,同北京妥協。回歸後主權問題不存在,北京應主動交回審批權,北京人移居深圳也要深圳當局批准,香港人點會信服。
第二個係全民退保政策,香港社會已有共識,MPF難提供足夠退休生活保障,老人福利開支對公共財政構成好大壓力,越遲處理成本越高,但政府一直拖,根本唔想傾。
而當前市民最關心係資源分配,內地新移民及雙非嬰會否搶佔原有教育、福利、醫療資源,因此才有香港人優先之訴求。可惜諮詢文件唔敢掂資源問題,為求政治正確,尤其內地官媒近來就中港矛盾炮火頻頻,林鄭又豈敢違背內地宣傳主旋律。人口政策諮詢文件,變成一份焦點模糊,「阿媽係女人」式報告。報告水平低,如建議延長退休年齡,但香港根本冇法制訂退休年紀限制,呢種水平嘅報告書,真係浪費時間。
添馬男
鄭中基@谷德昭搞笑孖寶再發功,笑彈繼續嚟!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