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基日日見報,或許香港人最希望的,是主持公道的麵包超人。麵包超人不知道父親柳瀨嵩離世,依舊堆起笑臉,在密雲滿佈的天空下為你我他打氣。對,只是打氣,不是打救,因為在這個連變形金剛都被收保護費的亂世,公義只存卡通裏,要靠自己爭取。
記者:溫曉嵐
攝影:蔡家輝
不怕犧牲 捨己為人
麵包超人被稱為史上最弱英雄,他不過是一塊內藏紅豆的麵包,遇水或沾上髒物都會變弱,不過卻能風靡不同年代的小朋友。出道四十載,長播廿五年的卡通動畫當下仍在放送,出現的人物角色也層出不窮,2009年更以1,768個人物角色,成為《健力士世界紀錄》「登場人物最多的動畫片系列」的紀錄保持者。超人正能量從來都無間斷發放,由柳瀨嵩填詞的主題曲《麵包超人進行曲》,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一度成為安撫國民創傷的良藥,災區電台日夜播放,為痛失家園及親人的孩子打氣,令這早已家喻戶曉的兒歌,在2011年再度登上日本廣播排行榜十大之列。
《麵包超人》漫畫登場之初,美國有《超人》和《蜘蛛俠》,日本也有《鹹蛋超人》及《幪面超人》,不被看好的《麵包超人》卻奇迹地極受兩歲至五歲的小孩追捧,究其最大原因,絕對跟非一般的正義訊息有關──傳統動漫的忠奸角色定位分明,但壞人一定萬惡不赦,英雄一定萬世敬仰?柳瀨嵩幾年前曾於訪問中質疑這種片面的公義:「打敗壞人就可以說正義的勝利嗎?」又以伊拉克戰爭作例子,暗示那是不義之戰。超人與怪獸交戰後,「草原燒掉了、街道打壞了,還要說是正義的勝利,那不太好。」他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在飢寒交迫的生活裏體會到世界並沒有所謂正義的戰爭,從《麵包超人》情節,不難剖析他的正義觀──真正的英雄必須有俠義風骨,不怕犧牲,即使為自己帶來痛苦也要捨己為人,一如麵包超人遇上飢餓的小朋友,他會毫不猶豫削出自己的部份麵包頭,分給他們吃,即使此舉會大消元氣;另外,麵包超人從不會把細菌小子置之死地,皆因正義的英雄,永遠會給予反派人物改過自新的機會。還有,在卡通裏打鬥時遭受毀壞的東西,事後總會一一復原,這也代表了柳瀨嵩的看法——鬥爭重點不在於破壞,而是為了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麵包超人》事件簿
1969年
柳瀨嵩創作出《麵包超人》角色原型。
1973年
《麵包超人》首次推出漫畫。
1988年
漫畫跳出框框,日本電視台把《麵包超人》製作成電視動畫。首集已見麵包超人削麵包頭餵吉士狗,是為佛祖割肉餵鷹的超人版。
1996年
1996年
全日本第一所麵包超人紀念館「香美市立麵包超人紀念館」,於柳瀨嵩的出生地高知縣開幕。
2009年
六月,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以1,768個角色成為「登場人物最多的動畫片系列」。
2009年
八月,電視動畫播放至第1,000話。
2013年
十月十三日,柳瀨嵩逝世,享年九十四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