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24年來首向人大常委作反貪報告人大擬擴權反腐 效力成疑

最高檢24年來首向人大常委作反貪報告
人大擬擴權反腐 效力成疑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上午開會,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稱最高檢)作反貪污賄賂工作報告。這是最高檢24年來首次向人大作反貪報告,引起外界對中共是否要強化人大反貪功能的聯想。傳中共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就包括人大代表「擴權反腐」的建議。但有前全國人大代表對《蘋果》指,全國人大代表多是官員兼任,讓官員去監督預防貪官不可能有效。

於1989年發生的北京學運,誘因之一是人民對中共貪污腐敗情況日趨嚴重,強烈不滿。六四大屠殺後,中共為重拾人心,裝模作樣高喊起「反腐倡廉」,同年8月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反貪腐專題工作報告。但隨着六四事件過去,人民不能再發聲,同時中共反貪腐動作由於查處不均在黨內引起反彈,反貪難以為繼,最高檢向人大常委作反貪報告也無疾而終。

最高檢向全國人大常委報告反貪工作,引起外界揣測中共要強化人大在反貪的作用。設計圖片

5年來查辦貪官近20萬

昨日最高檢對全國人大作反貪污賄賂工作報告是1989年後首次,引起外界關注。檢察長曹建明在報告中用大量數字,力陳過去幾年來檢察部門查處公職人員貪污賄賂的情況,透露五年以來(即2008年至今年8月)立案查辦貪官案逾15萬件近20萬人,逾16萬人被起訴,近15萬人被判監;包括縣處級以上官員逾1.3萬人,其中廳局級1,029人、省部級以上32人;此外共抓獲在逃貪官6,694名。
最高檢向全國人大常委報告反貪工作,引起外界揣測中共要強化人大在反貪的作用。海外有消息指,下月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討論一系列重大涉經濟和政治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要賦予人大代表更多的權力,監督政府工作和官員行為,使人大不但有權任命官員,也真正有權監督和罷免官員,為解決中共反腐敗「越反越腐敗」的困境,尋求更有效途徑。

「開放微博作用更大」

前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著名律師遲夙生昨對《蘋果》表示,現體制下期待人大反貪有新作為不現實,「誰都知道,現在人大代表構成很大一部份是官員,要官員去監督官員行嗎?」遲說:「就算他們退位後到人大,還是官員,(監督)作用不大」。遲直言靠人大監督反腐「還不如開放微博」,「現在很多倒台的貪官都是因為微博,被微博曝光後下台,微博那作用(比人大)大多了」。
北京正義網/《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