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人上街抗議黑箱發牌,行會成員、建制派紛紛與梁振英劃清界線。行會召集人林煥光呼籲政府闡釋發牌考慮;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直指行會決定梁振英說了算,現在激起民憤,不能漠視。這個局面,梁振英窘態盡現。
梁振英卻是一貫的厚顏。政府一方面以行會保密原則、面對司法覆核等藉口,堅拒交代否決香港電視申請的原因,另一方面多份報章連日來卻引述「消息人士」,為政府解釋王維基死因。當局放風想扭轉輿論,理據卻不合邏輯,互相矛盾,越說越亂。
綜合這些「消息人士」發放的王維基死因,主要如下:
1. 有顧問報告表示,發三牌會導致有電視台倒閉
2. 港視過於進取,拒減頻道數目,會打亂市場秩序
3. 港視計劃開支巨大,賣掉香港寬頻要租用網絡傳送節目,成本增加,難持續營運
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本來就是要引入競爭,現在居然兼當企業顧問,為牌照申請者研究這盤生意是否有得搞,才予發牌?政府發牌從來不是要為市場挑選勝利者,自由市場自會汰弱留強。風險是企業家要計算的成本,過於進取與否,不用政府操心。而在現實中,大家都同意,即使港視因為過度投資日後倒閉,或引入競爭後亞視滅亡,香港電視業的局面不會比現在差,公眾利益也不會受損,除非梁振英有政治考慮。
當年港英政府開放電訊市場,打破壟斷自然影響既得利益,但蜂擁入場的競爭者在過程中雖有兼併重組,基本上沒有一家賤價賣盤,結果卻造就本地電訊業比其他地區發展速度更快、幅度更大。香港的電訊基建在區內數一數二,覆蓋、價格和質素比很多國家優勝,也促成香港成為國際通訊樞紐,谷歌等企業紛紛來港設數據中心。
反觀香港電視業,以往免費電視利用大氣電波廣播,頻譜有限,屬社會資源,政府有理由規管分配,但現在數碼廣播後,已可容納更多電視台更多頻道,更何況新免費電視牌根本不佔用大氣電波,政府沒理由限制發牌。
同時,當今電視不像公共運輸或電力供應等民生必需品,即使電視台倒閉,也不見得會影響市民生活,政府何須為一、兩個電視台存亡費心?至於電視台倒閉造成失業,現在卻是未發牌,先有三百幾個港視員工抗議失去飯碗、失去夢想。
港視藝員游飈前日遊行時的一番發言,獲網民激讚。對於政府以避免電視台執笠拒發三牌,他忿然說:「香港有超過一千間便利店,令好多士多、辦館執笠,你又唔去阻止啲便利店?」對呀,香港政府過去不是經常把不能干預市場掛在口邊嗎?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