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山雅治主演、是枝裕和執導的話題新片《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可說是今年最賺人熱淚的日本電影,影片今年勇奪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上月尾在日本開畫叫好叫座,絕非只屬福山效應,而是導演是枝裕和成功帶來一部感情細膩的溫情片,並從中反映人面對血緣與感情抉擇時的複雜心情,打動觀眾。
撰文:張一明
香港上映日期:10月31日
新片《誰調換了我的父親》今年5月在康城影展捧走評審團大獎,上月28日在日本正式上映,連續兩星期成為票房冠軍,已火速大收超過13.5億日圓(約1.06億港元),更獲得金像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垂青,由其主理的夢工場購下版權準備重拍成荷李活版。
絲絲入扣懺情記
即使《誰》片表面就像片中福山雅治的對白一樣:「都甚麼時代了,還有抱錯嬰兒的事?」關於老掉牙的題材,但擅於拍攝家庭、親子關係題材的是枝裕和,則以其招牌的寫實淡然說故事風格,在細膩的情節中不停帶出深情到肉而又不矯情造作的感人震撼力量,更成功將影片昇華成絲絲入扣的懺情記,兼且反映當下的日本社會甚至我們身處的環境的現實狀況。
《誰》片中首次飾演爸爸的福山雅治,是擁有完美學歷、事業和家庭的精英野野宮良多,影片開始他一副中產型爸形象與尾野真千子飾演的妻子,帶同二宮慶多飾演的乖仔慶多參加小學名校入學面試,這個場面的對話中已帶出了福山這個中產家庭與兒子的關係。他對6歲的兒子頗為嚴格,但自以為社會上勝利者的他,其實每日只為工作打拼,跟兒子一起的時間甚少。
角色展矛盾處境
某天醫院突然告知福山和妻子,6年前院方不慎弄錯,將福山一家與另一家的兒子對調了,於是福山與妻子決定拜訪由《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作者Lily Franky飾演的小鎮水電工齋木雄大和黃炫升飾演的親生兒子齋木琉晴。兩家人只好開始面對面解決問題:究竟要換孩子回來,還是要維持現狀?
影片的角色與兩家人都有很大的對比,令電影產生矛盾的處境,透過時間推移的描寫,其中的無奈與難堪,一一湧現。福山自己精心養育的乖仔慶多,個性文靜又善解人意,可是在別人湊大下的親生兒子卻好動如脫韁野馬,頑皮又只愛打電子遊戲。這使福山的心情更為矛盾及複雜,令他與妻子也有過不知道該執着於血緣,還是選擇一直陪在身邊多年又悉心栽培兒子的苦惱。
片中福山和Lily Franky扮演的也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父親,甚為配合福山本身形象的野野宮良多,是對樣樣事情很嚴格、自視甚高的社會精英,但又沒有時間陪小孩。相反Lily Franky扮演的,則是表面貪小便宜、說話行徑很市井又不拘小節的大叔,但卻很愛護孩子,又重視親子時光,常和孩子玩作一團,甚至一起洗澡,替他們修理玩具,在孩子眼中是萬能爸爸。
情節細緻極動人
於是,兩家嘗試調換兒子生活,在導演很多生活細節安排下,看到很多動人的情節。慶多在不知真正原因下搬到生父的家生活,只知是一心堅守福山為他定下的「任務」,慢慢地也跟愛錫他又經常陪伴他的生父Lily打成一片。相反,福山與親生兒子起初仍難以磨合,甚至令兒子出走偷偷返回自出娘胎後一直生活的家。
當然,福山無論對他自己的親生兒子琉晴或是已疼愛多年的錯抱兒子慶多,都有放心不下的牽掛。從簡單如喝飲料咬吸管的小習慣,或是為兒子修理一個玩具機器人的瑣碎小事,讓他的優越眼光,隨着時間與情節的變化,都願意為親生兒子緩緩由高往下降落。又如他在家中打開相機,偶爾看到慶多以前拍下他的照片時,都有觸動觀眾淚腺的力量。
小演員表現出色
誠然,片中的小孩子演員演得尤其出色,無論是小乖乖慶多抑或頑皮率真、口邊常說oh my god的琉晴,甚至扮演琉晴弟妹的一班小朋友,均可令觀眾又笑又喊。拍攝時,是枝導演像以往拍攝以小朋友為主角的《誰知赤子心》和《奇蹟》一樣,沒有給小演員任何劇本,連對白都是現場才告訴他們,所以小演員都不似在演戲,而是流露出自然反應。
正如福山跑到Lily家再跟養子慶多相遇,年紀小小的慶多對福山逃避,再到福山在屋外追回慶多的一場戲,也有令觀眾爆發淚水之能事。導演最後安排了一個happy ending,令電影中兩個家庭有如變成一個全新的大家族般的感覺,從血緣與感情兩者間的取捨取得平衡。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