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童咒》令觀眾看得發病的鬼古

蘋影話:《童咒》
令觀眾看得發病的鬼古

中田秀夫的《午夜凶鈴》拍得出色,貞子這個符號便代表了恐怖。作為恐怖電影導演的手法,的確有點大師風範,前段前田敦子一步一步地走向恐怖的鬼域,那種氣氛便是漸漸積聚而成,使觀眾一步一步地跟着她的腳步走,也進到她恐怖的領域。
日本恐怖片最有特色的正是這種漸漸堆砌出來的驚嚇氣氛,不像洋人總是靠賣血蒙混過去。當然,做事也不可以過了頭,《童咒》的前段便太長了,優點差點成了缺點。後來發現這些都是前田敦子經過一次車禍後不斷自責,引來了精神妄想症。我這個蠢的觀眾便會忽然想到,她是怎樣搬到現址的?影片如果能夠拍她搬新居的真實情況,也許更加恐怖。
同樣活在愧疚心理陰影下的成宮寬貴便真是死得太慘。他駕車和未婚妻上路,結果發生意外,令未婚妻成了植物人。大概這樣還不夠令他罪大惡極,竟然為了前田敦子全力幫助,結果大概是他對別的女人太好,那個還未死而只是昏迷的未婚妻覺得發怒了,令他最後受到淒慘的待遇,真是太可憐了。
中田秀夫在這部《童咒》玩的完全是一個接着一個真相揭露的方式,但奇怪的是每知道真相後,劇情並沒有更恐怖,而只是:哦!原來是這樣,跟着又到另一個真相等待揭露。到最後當然要出動到真正的鬼來製造故事的最高潮。難得本片加上一個驅鬼的神婆,看着她起壇作法,會覺得有點好笑。雖然老套不過既然是鬼片公式,中田秀夫又出動到驅鬼的情節,理應將驅鬼的過程合理化,就這樣來一場儀式,以現代觀眾看來實在太搞笑。
影片就像是走迷宮,導演帶領觀眾不斷向前走,走着走着,結果連導演都迷途了,到最後根本不知想怎麼樣,好像偏離了目標胡亂找一個結果下台階。日本的恐怖片仍然是一流的,尤其中田秀夫在製造氣氛的場面拍攝上便一流。我也是沉迷日本恐怖電影的老影迷,但像這樣一部漫無目的,又要將精神分裂加進去,結果是觀眾給弄得精神分裂了。
撰文:仰止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