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文革結束後,內地於1977年恢復大學招生考試(即高考),當時百廢待興,國門未開,外語(主要指英文)並未作為必考科目,除報考外語專業外,其他專業不必考英文。次年(1978年)高考才開始加考英文,但限於當時的情況,成績不計入考生總分,僅作為錄取時的參考。
1980年,英文列入高考科目,但成績計分只佔30%;隨後於1981、1982年逐年增至50%、70%;1983年英文科才按「百分百」計入總分;10年後的1992年,英文終於與語文(即中文)、數學一道,正式成為三大必考主科;次年三大主科的分值又分別增至150分,形成「三駕馬車」局面。
各式英文補習班林立
上世紀80、9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崇洋之風甚盛,英文備受重視;社會上各式英文補習班林立。1987年,內地大學開始實施英文證書考試,本科生要達四級,研究生要達六級;學生「鑽研」英文成風;相反中文水平(中文系除外)卻疏於過問,以至部份學生「英文叻過中文」,惹專家和社會詬病,最終釀發英文要「殺科」之籲。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