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饑腸轆轆的你,十五十六,今晚食飯去邊好?於是你打開手機,上網搜尋。看一看網民推介,發現某某餐廳好評如潮,就這間吧!且慢。不如再看清楚,好評背後,是真心讚頌,還是受到幕後催谷的公關宣傳?本報訪問了全港最大網絡飲食平台OpenRice(開飯喇)與多位知名食評blogger,了解食肆與公關如何透過網絡食評造勢,引君入甕。
記者:蔡元貴
本月4至10日,OpenRice突然湧現了八篇關於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餐廳Tapas Bar的食評,千篇一律讚好,原來都是餐廳透過公關免費款待blogger試食後的食評,Tapas Bar因此人氣急升。這樣的情況,很多食肆在OpenRice中都有出現。
食評人一日收四邀請
「好多食肆公關都會搵網絡裏面有知名度嘅食家試食,曾經有飲食集團將OpenRice頭兩級嘅會員全部嗌晒去。」在OpenRice食家排名第一的「美食焚化爐」Philip說。他指公關試食活動十分盛行,「越來越多網絡食評人俾人邀請試食,有時一星期可以有七、八次,試過一日之內有四個邀請」。
OpenRice創辦以來共有63.6萬篇食評,單是今年9月已有474萬人瀏覽,網頁瀏覽量更超過一億次。OpenRice常務董事黃鳳鳴強調,該網站非常重視杜絕鱔稿:「我哋有一隊人專責審批食評,睇吓內容有冇失實……OpenRice唔會因財失義,如果做唔到有公信力,就會流失顧客。」
黃鳳鳴說,OpenRice也有關注食肆借用試食活動造勢的情況:「我哋睇緊係唔係去到好嚴重嘅地步,影響緊我哋嘅生態。所以我哋喺餐廳排名同評分嘅方程式入面,都會有針對性嘅加減,盡量平衡番試食活動嘅操控。如果我哋發現有食評人收受咗利益之後寫食評,我哋係唔會批准刊登。」
不過OpenRice本身也有舉辦試食活動,只是以會員聚會的名目進行。網名「LaSingers」的食評人Micky說:「我最近都收到OpenRice邀請,佢哋每年都搞殿堂飯局,專請資深嘅會員試食,食評人亦都會喺事後寫食評,30個人食完,就寫30篇。咁樣唔係咁好,我覺得OpenRice要避忌吓,佢哋作為資訊平台,唔適合介入硬性推廣。」
質素欠奉「呃到幾次?」
黃鳳鳴則回應稱:「我哋好少搞試食活動,平均每個月都冇一次,而且我哋唔會要求會員參加之後寫食評。至於同食肆合作嘅收費,只係收番人手成本,唔係廣告費用。如果外間對我哋安排有意見,我哋可以規定會員試食後唔好寫食評,但係咁樣好奇怪。」
說到底,OpenRice奉勸食肆無謂浪費資源耍花樣,消費者也不必太過看重食評的褒貶。黃鳳鳴說:「我哋有影響力,自然有食肆想利用我哋。打手係存在嘅,但係唔係我哋招惹佢哋幫食評造假,係有可能呃到人,但係呃到幾多次?如果話食評捧紅到一間食肆,但係如果間食肆本身做得差嘅話,係冇可能!我會勸佢哋,與其浪費資源喺呢方面,不如將資源放喺實質嘅地方改進食肆。OpenRice只係一個提供資料嘅平台,裏面嘅食評其實只係一種參考,好主觀,網民唔應該當呢啲指標係冇得輸嘅指引,消費者應該有自己嘅判斷,唔可以將責任畀晒我哋。」
著名blogger有嘢講: 小店獲捧紅 失地區特色
【本報訊】講飲講食的社交網絡,捧紅過許多隱世小店,也扼殺了無數地道美食。
「自從OpenRice普及咗之後,一啲經食評唱好嘅食肆,好快就會開分店,變成連鎖集團,最終令到全港各區嘅食肆都差唔多;以前香港好多地區嘅特色美食,好似沙田乳鴿、深井燒鵝、大圍雞粥,𠵱家呢啲地區獨有嘅特色已經消失咗。」blogger Micky說。
港人搵食太羊群
網名La Singers的食評人陳銘基(Micky)本身是一位日本清酒唎酒師,開設私人機構教人品酒。33歲的他不算資深食評人,但高峯期每周寫40多篇食評,因此也獲得公關公司青睞,偶爾請他試食。
成也OpenRice,敗也OpenRice。Micky說:「泰昌、麥奀同蘭芳園呢啲本來都係只此一家嘅地區小店,後來俾網絡推動,成咗名,個個幫襯兼寫食評,分店越開越多,其他一樣賣蛋撻、雲吞麵同港式茶餐嘅街坊食店,就俾人遺忘咗。」
Micky認為,香港人挑選食肆太過羊群心理,但又覺得可以理解:「有時唔到你唔羊群,你同朋友吹水嘅話題,總係離唔開某間新餐廳,好似一蘭咁,個個都去排隊打卡,你唔去過好似傾唔到偈咁。」
著名blogger有嘢講: 跟風寫食評 質素無保證
【本報訊】隨着智能手機普及,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功能逐漸超越傳統印刷媒體,靠網絡凝聚人氣的食評人近年異軍突起,但質素已不像以往有保證。知名blogger Patrick慨嘆:「傳統食家見識廣博,始終以前冇咁多平台發表,當然係啲真係得嘅人先有人搵佢哋寫啦。𠵱家好多人都係穿鑿附會,有啲人連有汽礦泉水都會寫做蒸餾水。」
以「猛烈南瓜在飯桌」網名寫食評的Patrick,2009年憑一篇《陰陽路十二之生化壽屍》名揚網絡。
本身任職酒店業的他,寫食評已有15年,平均每日一篇,產量驚人。最近還有出版社與他合作,計劃明年替他出書。
打手太多不可靠
回想其代表作,Patrick笑稱:「明將嗰篇係玩吓嘅,估唔到俾人推到上高登,後果不堪設想……人係衰嘅,鍾意睇人哋折墮,所以劣食永遠最多人睇。但係結果好多人抱住睇你點衰嘅心態去明將『破地獄』,曲線幫佢宣傳咗。」
去年網絡一度瘋傳一封公開招聘打手寫食評的電郵,按OpenRice會員級別訂明稿酬,每篇20至60元不等,Patrick的朋友也收到該電郵,他說:「香港人好倚賴食評去揀餐廳,以前啲食評比較可靠,𠵱家唔敢講,因為打手太多。」
著名blogger有嘢講: 試食列條件 利誘助宣傳
【本報訊】「每個星期我都會收到大約三個試食邀請,有啲會提出條件,例如食完之後一定要寫篇正面嘅食評,或者要交畀佢哋審稿,咁唔make sense,除非我冇錢開飯!」網名「為食龍少爺」的blogger Daniel對公關找blogger幫手宣傳的技倆,已見怪不怪。
受人恩惠唔讚唔得
接受訪問當天,Daniel剛好收到一名公關的電郵,邀請他參與免費試食,明言有車馬費提供,他表示不會接受。經常留意網絡食評的網民都會發現,接受試食邀請後撰寫的食評,十居其九都是好評。
Daniel不諱言說:「人嘅心理係咁,餐飯自己畀錢,自由度一定高好多。如果人哋畀錢,你會多咗考慮,例如畀個笑臉(OpenRice的正評符號)。呢個係正常人類思維,因為你受咗人哋嘅恩惠,呢個現象越來越多。」
Daniel寫食評約有三年經驗,曾出書講述飲食經驗,並為飲食雜誌寫專欄。他指出,網絡食評公信力已大不如前:「網上飲食平台,以前可信性高啲,𠵱家可能只係搵地址電話資訊嘅途徑,好多人都未必再參考裏面嘅食評。成個平台嘅會員都有可能係潛在打手,用家參考食評,應該睇吓食評人嘅資歷、粉絲數量、文章詳唔詳盡等等。」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