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歧視性發牌的邏輯 - 利世民

利字當頭:歧視性發牌的邏輯 - 利世民

「反對選擇性發牌」──昨天在新聞見到了這樣的一句標題,不禁笑了。資源有限,可能性卻無限,所以發牌,必然是選擇性。政治語言上,現象叫「選擇性」,經濟學上卻叫做「歧視」。假如由我去起那標題,我會寫:「反對政府歧視性發牌」。

撇開公平 資源也錯配

無論站在市場角度,抑或管治角度,發牌的重點是遊戲規則。政治學人會說準則是公平公正;就算不是結果上公平,至低限度也是程序上的公正。公正,又不等於公開,但是公開的程序,在眾目睽睽之下,理論上應該傾向更公正。反過來說,若非有甚麼要隱瞞,為何不公開程序?
對經濟學人來說,市場是分配資源最有效的機制;就算不是以自由市場機制去進行分配,但原則上也是要追求最大效益。公平公正和最大效益,未必有牴觸,如何做到兩全其美,就是管治水平高低的差別。昨天政總門外的人群,我的理解是這次發牌的結果不公平,市民也相信過程不公正,但對我來說,核心問題是大氣電波資源並沒有得到最佳使用。
無獨有偶,上星期在一個研討會上和來自亞洲各地的老朋友重聚,跟他們談到許多政策問題,也是環繞資源分配。有位來自大陸的朋友問,為何在香港有眾多航空公司,偏偏好像沒有幾家廉航。
事實上,世界各大城市中,像香港這種人口和規模的,多數不止一個機場;主要的一個做樞紐,另一個就有些點對點的廉航。情況就好像在商業中心區,只會見到超甲級寫字樓而不會有商住混合樓一樣。當然,樓宇的種類和規劃有關,而機場的使用也是一種規劃。我和大陸朋友說,香港要開發廉航,最好和鄰近地區的機場合作,情況像紐約倫敦一樣。
忽發奇想,電視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某個鄉土味濃的電視台,送到鄰近地區,可能更有市場,家家有求又雙贏,何樂而不為?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