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之味

重九之味

父親搬回村裏後,喜香農莊已經成為行山客及越野單車友的補給站,久了變成朋友,過時過節也會送些應節食品入村孝敬兩位老人家:「中秋節收到三盒月餅,爸爸一天便吃掉一盒月餅,我們大驚,立即騙他我們吃掉其餘兩盒了!」有了這個聚腳點,年長的鄉親們大多願意從深井村步行一小時,一同懷緬昔日的田園生活。「每年重九祭祖是大事,近十年越來越多人參加,因為年輕一輩喜歡來這種優美的環境,享受一餐美味的盆菜,覺得很好。」聽着便已口水直流。
今年重九日藉採訪來白吃白喝來玩,未到祭祖時間,廚房最熱鬧,在起勁地拿着大鏟炒鹹菜的村民,把眼前數不清的食材,給我一個概括的數字參考──八百多斤豬肉、四百斤鹹菜。紹菜、豬雜、粉絲多少斤?「忘了!」說畢轉身豪氣地把鹽往鑊裏灑,又再低頭起勁地炒。司理之一的堅叔說:「午餐較豐富,有鹹菜豬肉豆卜和豬雜紹菜粉絲湯。」吃畢,分組往新界不同祖墳拜祭,下午四時回來續吃晚餐。這麼一個重要節慶,每年耗費十多萬,堅叔答得可愛:「有祖業收租嘛!」聽後會心微笑,這也符合人性,但一條鄉村的祭祖儀式延續二百多年不輟,又豈是一個錢字了得?情與義都是堅的!堅叔送我一本前年編成的族譜,350克只是紙張的重量,裏面記載了1990至1991年間回鄉尋根的曲折故事,那心意很重很重。

奉上燒豬、雞、西餅、水果等祭品供奉先祖,其間以客家話進行儀式。

堅叔(右一)謙稱秋祭規模不及新界五大族,但好客之情就有十足信心。

流入村內的山水,每逢三月便會制水約兩三個星期,必須學習與大自然共生。

小孩們都愛到睡蓮池撈魚,傅裕霖說夏天時這池就有吵得厲害的蛙鳴。

老頑童當年負責廚房部,鹹菜不會用雞汁調味,而是鹽與豆豉蒜頭。

午餐吃得豐足,有肉有菜有湯,還有鄉情。

學生們參觀傳統祭祖儀式,又可享受一頓盆菜宴,這種學習實在好玩。


足本收睇《亂噏24》x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