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太空!這是《引力邊緣》女主角在太空中掙扎求存時的一句話。電影中充滿宇航的「行話」,連什麼太空漫步的紀錄也是,可都說得直接顯淺,讓我們這些行外人聽得懂,是否真是行話,由專家鑑定好了,並不重要。說得易懂,這是因為資深的太空老手向新手說的,他教她如何脫險,其實也在教觀眾,於是也幫助我們置身處地,融入這災難的角色。多年來的科幻片,許多都故弄玄虛,令人莫名其妙,說是科幻,可能只是幻科,幻想自己有科學。災難是他們的,我總難以代入,產生共鳴。當然,這方面拍攝技術也大有助益,漫長的單鏡頭,紀錄似的寫實,予人真切的即臨感,加上出色的音效,令其他同類型片瞠乎其後。
一老一少的角色配搭甚多,往往是警匪片,一個扮演導師,重頭戲照例還是由資歷淺的一位擔綱。這次是一男一女,最後由女的單打獨鬥,不是的,他仍然是而且名副其實是「精神領袖」(球評家喜歡說某某在球場上是精神領袖,生造「精神」一詞,彷彿某某已經死了,成為形而上的東西)。但他們這次對付的不是黑幫,不是恐怖份子,而是太空垃圾,是地面用導彈擊漽的廢置太空基地,碎片向他們的太空船橫禍飛來。電影告訴我們,太空有這樣那樣可怕的垃圾,而且會依時依候襲來。環視全球,只可能來自俄國或者中國,但中國有龐大的電影市場,絕非碎片。當然男的補充說,他們有權這樣。而且,女主角得以回到祖家地球,還要依靠俄國的基地做中介,然後去到中國那兒,從一個危機到另一個,真虧編導想得出,一巴掌再獎賞,廢物也可以救人,讓大家高興。
男的一直喋喋不休,他有很多故事,說過又說,還不停播放歌曲,好像跟沈默的她是強烈的對比,貌若輕鬆,好玩,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都屬於他的知識領空。當你在茫茫寂寂的太空中孤零零地漂流,你還有缺氧的難題,別怕,他會教你救你。他甚至啟示她到時候要「放手」,他表演了一次,原來她剛失去女兒,也許因此抑鬱地埋頭工作而遠離人世。但其中一個故事,他告訴大家,當他飛過六千公里下地球的老家,他太太跟人跑了。他會自嘲。人間原是傷心地,太空反而是逃避。
但嬉山嬉水,莫嬉太空,那可不是人玩得起的。在最艱難的時候,女主角發覺人世的可愛,本嫌它吵鬧,連人世的狗吠,也變得可親了。最後能夠腳踏實地,不管哪裏,摸到泥土就好。電影高明的地方是,令你讚嘆科技的進步,另一面又自我瓦解,真的,技術遲早會變得落後。當我聽到女主角說:我恨太空!我深有同感。有趣的是愛和恨往往交纏,美麗的,同時是危險的;可愛,同時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