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產界估計本港樓價今年內跌逾兩成,新地天璽揭開發展商減價序幕,政府統計天璽實際減幅平均已達兩成,但認為樓價下跌風險未止,並評估樓價一旦大跌四至五成,樓價回到三年前水平,預計在金管局收緊按揭政策下,銀行體系仍處安全線,而斷供和負資產個案不會大幅飆升,又強調不會因樓價下調而撤銷辣招。
記者:呂焯均
政府消息說,政府收集天璽貨尾售樓資料,比較天璽之前售樓的定價及附近樓價,統計天璽貨尾實際減幅為兩成,等於一年半前水平,未計新地為吸引內地買家的代付七成額外印花稅優惠。政府認同市民看法,本港樓價過高,與2010年比較已升逾五成,現在確呈現樓價轉勢迹象,前兩個月樓價每月只微升約0.3%,本月有首個發展商大幅劈價兩成下吸引用家。但政府的評估則預計樓價下行風險未止,因美國準備退市和加息潮尚未到。
政府無法預測樓市的跌幅,但有評估過去推行的三輪壓抑樓市措施,一旦本港大跌市的承受力。
預計負資產情況不嚴重
評估結果顯示,本港應可抵受四至五成跌幅,其中金管局已逐步收緊按揭,現時樓宇按揭比率平均為五成幾,包括小型單位按揭率為七成,非港人和豪宅為四至五成,金融體系處於安全線。
本港上次樓市泡沫爆破是於98年,負資產問題不斷惡化,最嚴重為03年6月,當時共有105,697宗負資產按揭,佔所有按揭22%,涉及1,650億元,警惕港府要及早介入瘋癲樓市。過去三次出招後,市民未出現羊群心態狂熱高追,加上本港經濟持續向好,近年購樓市民具較高負擔能力,故即使樓價跌幅較大,預計出現負資產或斷供的情況不會嚴重。
雙辣招法案尚待立法會通過,但政府消息說,有議員建議撤銷港人公司買樓的懲罰性印花稅,但樓市變化大,政府憂撤銷部份措施會減低藥效,故堅持不撤。至於樓價下跌至哪個水平,政府才滿意而會撤銷壓抑樓市措施,消息說政府不會只根據樓價水平去作決定,政府要考慮是「一籃子」因素,除樓價外,還有投機情況、經濟環境及市民收入等。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