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海交易所一直呼籲盡快推出T+0交易制度(當日買入股票可即日賣出並交收),中證監率先放行基金類產品。
將於12月9日起生效
上交所公佈,已修訂《上海證交易所交易規則》,經中證監批准,由12月9日起,ETF、交易型貨幣基金、黃金ETF,將由原來的T+1改行T+0制度。
公佈亦調低包括A、B股及基金的大宗交易門檻,降至原來標準約六成水平,國債及債券回購的大宗交易門檻,亦調低至與其他債券相同水平。
92年5月至93年11月,上交所及深交所其實已分別啟動了T+0制度,但為防市場過度投機,95年起內地股市改行T+1制度。
梁兆基:兌人幣撤限利買股
另外,人行同意港人居民以離岸價(CNH)無上限兌換人民幣,突破經內地每日兌2萬元人民幣的上限,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昨接受商台訪問時指,放寬可便利一般市民兌換足夠人幣,「買債券或股票等投資產品」,相信有助推動本港離岸人幣市場的活躍度,但對離岸人幣資金池的增長刺激有限。
聯匯推出30年,他認為本港作為細小開放型經濟體系,「有必要維持聯匯制度」,令國際對本港貨幣保持信心,減低貿易風險。他相信,要待人幣可自由兌換,本港才須檢討港元是否與其他貨幣掛鈎。
在人幣持續升值軌迹中,即使現階段將港元與之掛鈎,亦未必能紓緩廠商因匯率上升導致成本增加的壓力,因本港為轉口港定位,部份交易仍需以美元作交易結算,若港元與人幣掛鈎並升值,廠商把收到的美元兌換成港元,可能更「蝕底」。
工總前主席鍾志平表示,人幣升值增加營運成本壓力,故越來越多賬單(原材料、零件及工資等)已採取人幣結算;中央放寬港人兌換人幣上限,他期望可有更多人幣產品出現。
另彭博報道,芝加哥地院判匯控(005)被旗下匯融前小股東集體訴訟案敗訴,集團被判賠償24.6億美元(逾190億港元),但匯控計劃上訴,不排除會引發額外新增債務賠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