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標籤 踢爆包裝食物陷阱 聲稱高鈣低糖 多吃也無益

營養標籤 踢爆包裝食物陷阱 
聲稱高鈣低糖 多吃也無益

【本報訊】市面標榜有益、有營的食物越來越多,但究竟低糖、低脂產品是否可任意進食?高鈣的餅乾要吃多少才能補鈣?雖然營養標籤法例生效三年多,但仍有不少人對標籤內的大堆數字一知半解,或盲目相信高鈣、低糖等聲稱。營養師表示,包裝食物多陷阱,市民切勿忽略營養資訊。
記者:梁麗兒

潘仕寶建議市民認識營養標籤及留意各種營養素的攝取上限。

營養標籤「1+7」代表食物所含的熱量及七種營養素的數值,但購物前會詳閱相關資訊的市民仍然不多。英國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說︰「好多人話太複雜,唔識點睇,或只係睇包裝表面嘅高鈣、低糖、無糖字眼。就算會睇糖、脂肪等資料都唔識比較,因為唔知每日攝取上限」。
要比較食物的營養標籤資料,必須為同等單位對比,例如較常用是比較每100克食用份量的資料,其間要留意各種產品的每100克份量也有差異,餅乾為例,不同品牌的包裝和塊數不同,故進食前也要留意。
另以一包重100克的蝦條為例,營養標籤分別以每100克及每食用份量(即40克)為計算單位,如一次過吃一包蝦條,攝取的鈉高達927毫克,即接近每人每日不多於2,000毫克攝取上限的一半。若改吃40克,即將蝦條分開三次進食,頭兩次鈉攝取便會減至371毫克,第三次份量更低。人體長期吸收過多鈉,會增加高血壓及胃癌風險。
她提醒市民留意標籤內的能量(energy)單位,即千卡或千焦。1卡路里等於1千卡(kcal)或4.2千焦(kJ),千焦數值相對較大,需要注意。一般男士及女士每日分別須攝取2,000及1,500卡路里,但也要視乎個人體重及活動量。
市面不少產品標榜營養價值高,如高鈣梳打餅、高纖餅乾及含有鈣質的蝦條等。潘仕寶指出,飲一杯牛奶其實已可攝取337毫克鈣,若要透過進食高鈣梳打餅吸收鈣,隨時要食100克、即18塊餅乾才足夠,當中還要額外攝取547毫克鈉及411卡路里,隨時得不償失。

小食不應取代正餐

纖麥酥、高纖麥餅等以健康食品作招徠,但以酥餅為例,其飽和脂肪含量高,從中攝取的纖維遠遠不及吃一碗蔬果,她建議市民直接進食蔬果吸收纖維更佳。成人每日需攝取不少於25克纖維,吃一碗生菜,已可攝取5.3克纖維。
「好多人認為低糖、低脂食物就等同健康,其實都唔可以任食,尤其小食唔應該取代正餐,每日從小食攝取嘅熱量唔應該多於125卡路里」。

營養標籤逐格睇

碳水化合物
能量主要來源,包括飯、麵包及糖份等,吸收過多會變成脂肪
每日攝取上限300克

豉汁鳳爪排骨飯
(130克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攝取過多可致肥胖及蛀牙
每日攝取上限50克

紅豆沙
(24克糖)

總脂肪
能量儲備,包括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每日攝取上限60克

糯米雞
(23克總脂肪)

飽和脂肪
可提高血液中「壞膽固醇」水平,以牛油、豬油及雞油含量較高
每日攝取上限20克

100克蝦條
(10.8克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
屬不飽和脂肪,會降低「好膽固醇」,提升「壞膽固醇」
每日攝取上限2.2克

酥皮蛋撻
(每100克含0.1克至0.8克反式脂肪)

蛋白質
促進肌肉、骨骼及牙齒生長,過量進食會增加腎臟負荷
每日攝取上限60克

豉汁蒸排骨
(16克蛋白質)


維持體液平衡,過量攝取會增加高血壓及胃癌風險
每日攝取上限2,000毫克

冬菇蒸雞飯
(1,100毫克鈉)

熱量
支持每日活動,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
每日攝取上限
男士:2,000卡路里
女士:1,500卡路里
以早午晚三餐各攝取約600卡路里為例,其他小食、飲品合共攝取的熱量不應多於125卡路里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註冊營養師潘仕寶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