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巨人 笑談大夢想

自卑的巨人 笑談大夢想

【專訪】
想不到王維基會變成悲劇英雄。
一年多前,他在九龍半島酒店日本餐廳跟記者午膳。當時候,他搖旗擊鼓,也在半島酒店高調面試請人。能走100公里的毅行者,身邊公關女同事Jessie,也能長跑10公里,身形跟老闆一樣fit。
席間,王維基聽《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沙膽虹)講述《壹週刊》創刊時與肥佬黎一起面試請人,表現得特別感興趣。當時他寫專欄,口述在新媒界所見所想,Jessie筆錄,很相信自己已經進入傳媒人的狀態,一心想寫下新免費電視台的建造史。
立心要做傳媒老闆,他對黎智英顯得很有好感,聲言最不喜歡愚蠢的下屬,也不想為蠢人花時間。
「為何你有這樣的性格?」記者問他。
「不如你幫我做編劇,現在編劇裏的人物,都不夠深刻,沒有人肯花時間了解人物性格背後原因。」王維基想做巨人,有多少與自卑有關?
「讀書時候生得又瘦又矮,追不到女仔,其實,我是一個很自卑的人。」坐着看中年王維基,不會立刻感覺他有多矮,只能感覺他心裏夢想有多高。他跟沙膽虹回憶念中文大學時買台灣平價書的年代,突然又飄出一點中大人的樸實情懷。
聽到王維基重視幕後人才,心裏很高興。他認為以往電視幕後人才薪金低得可恥。他說,若果要員工跟你全身投入作戰,最少要給好安家費。

高薪感動創作人才

在巿場為本的原則下,他願意給予數萬元或以上的月薪,把不少資深幕後創作人都感動了。不尊重創作人才,是以往電視傳媒「黑暗」之處,王維基提出的條件,讓圈中人期待創作環境會有天亮一日。
他欣賞年前被人稱為「神劇」的《天與地》,記者只看了最後幾集,個人判斷,相信戲劇感染力,來自最深厚的精神與最淺白的表達,而非透過人物生硬的把主張變成對白。如果師奶不喜歡,或許就是最簡單的探針。林懷民的舞蹈,不是連不識字的鄉民都會感動嗎?若果香港電視文化要向前走,不要相信一個人,但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為了提升,王維基不怕殺入新的陣地,有時太深的了解反而有牽絆,走不快,也走得難。一直以來,他看所有不接受他的人、所有不看好他的人,到最後,只能成為燃燒力量的油膏。可是,他沒有明白,港英彼時電訊戰,跟回歸後的傳媒政治暗流,絕對不是人與人、企業與企業的較量,而是人與一個背後權力的較量。
其實,要了解不接受你的人,也要了解不接受你的環境。一個電視巨人的誕生,沒有毅行走出來的哲學簡單,更不是一條橋的事情,背後,有太多因素。走了一圈,王維基今天再嘗被拒絕的苦澀。少女是無知又無情的,而政治,既無常,又無邊。甚麼時候擺甚麼姿態,知彼知己,是一生的智慧。
記者:冼麗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