暉灑自如:誰敢催子女結婚 誰敢恨抱孫 - 周光暉

暉灑自如:
誰敢催子女結婚 誰敢恨抱孫 - 周光暉

秋高氣爽的重陽節,見到很多孝子賢孫去祭祖,重陽節是幾個可以闔家團聚的節日之一,祭祖後有講有笑地吃燒肉的後人當中,部份是已移居外地的親屬伺機回港一行。可惜,隨着火化及將骨灰散入大海日趨普及,新墓地減少,此情景以後將不復再。
回想我等Baby Boomers的上一代新移民在戰後,解放後到港創造經濟奇蹟,Baby Boomers受父母供書教學,被鼓勵成家立室,父母把積蓄拿來付首期,使我們成為有殼一族,建立自己的家庭,五、六十年代,子女升學不是大問題,現今成功人士當中的華仁仔、皇仁仔、聖心女等,很多都是基層出身。

難買樓 爭奶粉 缺學位

問題傳到下一代,情況好像變了天一樣。眼前看得到及想得到的人生旅程轉變有:
‧年輕人想談婚論嫁時,積蓄買不起樓,付不起首期;
‧婚後生BB,恐怕醫院沒床位,雖然早前內地孕婦衝關的情況已大致解決;
‧BB出生後又驚買不到奶粉,不是奶粉貨源不足,而是供本地市場的奶粉被旅客及水貨客掃清光;
‧BB童真還未能展現,便操練在報學面試短短十分鐘內,如何表現得精乖伶俐,上演IQ及EQ爆棚的 「Interviewing Technique Show」;
‧入學前一年的幼兒班及幼稚園派表時,在各區及屋邨見到爺嫲、父母、子孫三代,加上外傭擔凳仔露宿數天去拿入學申請表。想子女入名幼稚園的一族更要不停沒有自尊地去懇求有影響力人士,幫忙「乞求一位」。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是登天難、入名校難,還是嫁入豪門難?
‧找學位的困難延伸至升小學、中學及大學,這個過程把幼兒應發揮童真及發展個人性格的「Critical Period」變成一群制度下的監犯。試問孩子們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怎會成為快樂健康的成年人呢?
‧及至大學畢業前後,便要進入另一場競賽,找暑期實習及畢業後的工作,這方面創造出新一批待業大軍及士氣低落的青年人;
‧大學畢業後幸運地有工作的一族,在事業穩定後,當然想拍拖結婚啦!可是單靠自己及另一半辛勤工作得到的收入及積蓄去買樓,買得到嗎?
不幸的是,以上提到的問題不只未有轉機,實際情況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試問我們這班生活比較安定、已屆退休年齡並有子女的一群,哪敢催促子女去結婚及生兒育女,讓我們可升級為爺爺嫲嫲、公公婆婆,像上一代般弄孫為樂呢?
現屆政府明年便開始踏入任期中段,在磨合期已過的情況下,各界對特首及其班子的要求會更高,因此特首及其幕僚編製明年1月公佈的施政報告時,我們希望內容是務實、對症下藥,有實行時間表及指標。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