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秘書,除了愛與她的一眾姊妹飲嘢以外,其他嗜好就係睇電視,仲要係煲劇。曾幾何時,我都有追本地的電視劇集,不過已經是念中學的那些年,事實上,當時的電視可說是普羅大眾的基本娛樂。現在,我幾乎只看新聞,而且是收費電視的24小時新聞頻道,每每都要勞煩盧太喊停,皆因多是重複不斷觀看同一新聞片段。因此,政府再發新的免費電視牌照與否,和我個人喜好和切身利益的關係不大,不過卻與小秘,也是公眾的利益攸關。
挑戰建制投射落空
當眾望所歸的電視公司最終未獲發牌,坊間一片譁然,而網民隨即已有反應,在臉書上開設專頁就政府的有關決定對着幹,短短兩天的時間,已累積逾45萬人讚好,昨晚更有不計其數的中大校友,聚集新亞廣場,只為表態支持親臨的當事人。群情之勢,較諸去年同期的國教事件更是洶湧,搞不好,定更凶險。惟到今天,仍只有那位既不問責,且不負責的局長出來擋駕,然他口中反覆提及的「一男子」原因,其人面對鼎沸民情,仍未作任何回應,又一次視民如無物,不過縱然真係出嚟回應,睇怕亦只會火上添油。
政府過往多番強調免費電視牌照的申請並沒設限,而事前亦有透過規限進場者的數目以作競爭條件。惟不知某日突然平地一聲,無中生有竟要「循序漸進」方「符合公眾利益」,其中謬論歪理和堅守「功能組別」以至「港式普選」的說法如出一轍。 再來還胡扯甚麼已考慮所有因素,不過在「為免過度競爭」方針下,最終只能選擇性發出兩個牌照。理由牽強,箇中程序又含糊其辭,只是推搪「行為」攻無不克的保密原則,試問港人又如何收貨?
事實上,發牌後的格局和當前四間電視台的生態環境豈有分別?當局不顧一台獨大,兩台陪跑,強弱懸殊的現況,惟求維穩的盤算,路人皆見。往後真的沒有「過度」競爭,只是「沒有」競爭而已。一個最有準備、最有意向,並最得民心的敗下陣來,而且輸得不明不白,總教人想起「港式普選」,難保泛民爭取入閘之後,不知又會裁在怎樣挖空心思,黑箱作業的機制之下。而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遴選制度,不但可為我們帶來一個稱心的電視台,也是一個確保政府不會胡作非為的最佳方法。
至於民眾的憤怒,既是寄予電視優化的盼望失落,也是因為政府施政公義的再度失守,同時香港電視的競逐失敗,或多或少也教公眾藉以挑戰建制和衝擊既得利益團體的投射落空,怕且後者,對於王先生而言,亦是其形勢錯判的部份。
無論如何,一個先天民意授權不足,往後政績更是一塌糊塗的執政班子,不求將功補過,卻依樣倒行逆施,適度有(心妄)為,市民又豈能輕易放過。
我雖不如秘書,好撈電視汁,而她既會出聲,仲寧願不煲劇,亦要出嚟集會(見昨文),我又怎能後人,所以各位,無論你睇唔睇電視,今個禮拜日政總見。
盧先亞
足本收睇《亂噏24》x 陳慧琳;之後有請搞笑孖寶鄭中基谷德昭玩轉再玩轉!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