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重財政危機暫告一段落,但聯邦政府停擺16天不但造成240億美元(1,872億港元)經濟損失,還重創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危機只是拖延多兩個月,明年初又要再面對,不明朗因素勢將困擾聖誕、新年傳統銷售旺季,進一步窒礙經濟復蘇步代。內地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美國主權評級由「A」下調至「A﹣」,展望維持負面。
標普展望非常悲觀
分析指出,協議方案只是將問題拖到明年初,民主、共和兩黨屆時要再就預算和債務上限問題角力,令政治不明朗因素繼續困擾經濟。兩黨意氣之爭不惜任由政府停擺,80萬公務員被迫放無薪假,民眾擔心兩黨明年再拿公務員和國家經濟作磨心,紛紛積穀防饑,減少消費,勢將影響聖誕、新年傳統旺季的銷售。
「若民眾擔心兩黨重施邊緣政策,政府有再次停擺風險或更糟的情況,他們肯定不敢開支票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美國首席經濟師博維諾說,標普展望非常悲觀,指政府停擺16天估計令第四季經濟增長下調0.6個百分點,相當於240億美元經濟損失。
「即使雙方達成協議避免債務違約,但損害已成,我們現在真的質疑到底美國會否償還她的債務。」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首席投資經理芬克坦言,在投資者信心不足下,難免增加了美國的借貸成本,打擊招聘意欲。最新調查顯示,企業過去12個月以來首次減少招聘預期,拖累就業,漣漪效應將遍及各行各業。
美國上一次債務危機發生在2011年8月,儘管兩黨在最後關頭通過議案,但8月消費者信心仍跌至31年來的新低。有經濟師擔心,今次債務上限談判正值政府停擺時,對經濟的影響相信較2011年僵局更大。
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