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滙無助穩出口 利潤「兩邊縮」成本急增 廠商促脫鈎

聯滙無助穩出口 利潤「兩邊縮」
成本急增 廠商促脫鈎

【本報訊】三十年前的今天,聯滙制度正式推出,本港從此放棄了貨幣政策主導權,面對美國量寬引發資產泡沫,聯滙這個不能觸碰的禁區,應否檢討甚或脫鈎,再惹爭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誌為聯滙「背書」,指政府「毋須亦無意改變」,但繼重量級銀行家李國寶促檢討聯滙後,老牌廠商王氏港建(532)主席王忠桐,昨亦向聯滙發炮,更指本港應考慮「脫鈎」。
記者:劉美儀 周燕芬 馮健鏗

向來直率的王忠桐在訪問中表示,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日前在《匯思》撰文,謂「假若香港與人民幣掛鈎,將大大削弱香港出口和整體經濟的競爭力」,意味維持聯滙有利穩定本港出口,他直言聽後感「火滾」。他認為港元應盡快與美元脫鈎,否則只會損害在內地設廠的港商,令他們繼續承受美元貶值及人民幣升值的痛苦。

人幣新高曾穿6.1

王忠桐指,世界各地客戶往往以美元付款,但內地投資的港商,卻以人幣營運開銷,聯滙嚴重影響港商邊際利潤,業界的利潤率已從以往逾一成跌至單位數水平,為了生存,大廠要靠薄利多銷,中小廠就難逃倒閉命運。
被王忠桐形容為「香港廠家之痛」的人幣升值問題,人幣昨連續第3日新高,雖曾一度升穿每美元兌6.1人幣關口位,惟收市微軟報6.1025,僅較前日升1點子。
「香港政府的在位者『唔夠膽』作改變(脫鈎)」,他認為港元應該「脫鈎」。他建議應以獨立貨幣採取浮動滙率形式定位,毋須與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掛鈎,但前提是中央政府須對外表明支持港元,嚇退國際大鱷。
工總主席劉展灝亦形容,聯滙制度下廠商有如「滾水淥豬腸兩邊縮」,賣價平但成本漲,「生意唔易做」,惟環球經濟不明朗,現時也非脫鈎適當時機。
曾俊華在網誌撰文指,三十年來聯滙有效維持港元滙價穩定,締造了穩定的金融及經濟環境,港元與美元掛鈎,商業機構亦因此毋須擔心匯率大幅波動而蒙受虧損,節省防範匯率波動的對沖成本。儘管控制通脹並非聯滙目標,但他認為香港通脹「絕不比其他地方嚴重」,本港亦接近「達到全民就業水平」。
美國量寬雖令本港資產價格上漲,但財爺謂實行浮動滙率的地方,同樣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影響,如歐債危機便導致大量資金湧入瑞士,瑞士法郎飆升令出口不振。他形容,多年來本港歷無數風暴,但港元始終穩定,維持聯滙並非墨守成規不願改變的結果,而是當局深信聯滙乃本港應付未來挑戰「最適合」的貨幣體制。
陳德霖亦在上海和應,重申聯滙最適合本港,港元與人幣掛鈎的條件尚不存在,現時「無需要亦無意修改聯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認同有關觀點。

【聯滙廢存正反意見】

贊成
陳德霖:「一定要小心從事,不可輕言變更。」
曾俊華:「聯繫滙率制度仍是最適合香港的貨幣體制。」
反對
王忠桐:「美元同港元脫鈎係唔會影響我哋出口。」
李國寶:「政府的立場一定想維持現有的匯率,但這樣做未必對香港最好。」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