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警界線 - Joycelyn

好不主席:警界線 - Joycelyn

編按:是日由盧主席秘書Joycelyn執筆。

政府最終不向香港電視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久違的遊戲主角登場,全港憤怒鳥!市民憤怒,並不是因為無電視節目睇,也不是因為繼續忍受只得「哈哈哈哈」笑聲的飲食節目,而是政府再一次充耳不聞市民的聲音,港人的民意又被恣意踐踏!自香港電視誕生以來,深受視民追捧,坊間反應趨之若鶩,而網上節目預告的點擊率更是有目共睹,可見大眾對高質素電視製作節目的殷切期盼。
可惜香港政府完全罔顧民情,至今仍然是含糊其辭,無法交代出稍有說服力的理據,解釋為何申請者只能三選其二,而香港的免費電視台亦都只可四入五捨。整個甄選過程有欠公允,不難令人(除了那位學者以外)猜疑,當中是否涉及更多的政治考慮,甚或背後有操作的黑手。

港府近年對着民意幹

就當香港電視市場真的太細,只能容納多兩個新台。OK,fine,但為何最令人期待,且有心做節目的香港電視,卻是出局的一個呢?判人死罪,總得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吧?這是程序公義的問題,政府有責任向市民解釋清楚,每項公共政策背後的原因。然在這猶如黑箱的作業環境,政府做事就可以一意孤行,不講理由。此時此刻,我們如何再忍受,政府近年所做決定,都是衝着市民對着幹。
政府又說,當局審批申請時,考慮了一籃子相關因素,但經已投放多少,準備就緒難道就不是考慮因素。到底所謂「一籃子」考慮因素,是不是只因為「一男子」?若然大家還記得當年魔童錯託亞視,曾說過「不做中央十台」。或許我們便不難聯想,「聽唔聽話」也就成了審批關鍵,這其實是一個十分真實,但荒唐的事情。你乖,我就畀粒糖你,你曳曳,所以就收起你粒糖。在民主社會,畀糖與否,非由政府決定,而是視乎民意所向。今日在專權管治下的「一國兩制」,香人就是這樣「當家作主」,如斯情景,怎會不叫人悲哀呢?
今次政府不發牌予民心所屬的電視台,問題不單止是我們需要甚麼娛樂、甚麼廣播質素,而是誰去決定我們需要甚麼?怎樣決定?決定又是否合乎公義且為大眾接受?這是一個關乎決定權誰屬的問題。簡單到睇電視,都不輪到市民去揀,還來那句聞之惡心的「循序漸進」,特首且又點會畀我哋自己「普選」。
事實上,電視是普羅大眾的娛樂。而「電視汁撈飯」,又是舉家坐埋一齊食飯的最佳餸菜,當然這可不是大台那種千篇一律,中間必預留位置拍攝的荒謬場景。無好的節目,比所謂爭取普選或更能牽動大家的情緒,尤其一般升斗市民的切身利益。
觀乎網上出現撐香港電視的群組,一夜之間已有超過30萬Like,現仍以千數遞增,政府又一鑊。
香港人,We deserve a better life,我們再不要給雞汁、BBQ、三角(情)朱古力強餵。呢次寧願煲少一日「半澤」,本小姐亦會上街表態,力撐這聲討政府的「警界線」。

Joycely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