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的「新香港人論」引起強烈反應,有人高呼「香港不需要這樣的新香港人」。
他們說,香港並非不需要新移民,香港歡迎七八十年代來港白手興家的新移民,今天拒絕新香港人,並非歧視,而是「新不如舊」。
聽這番話,似乎香港原來曾經「歡迎」過有質素的新移民;原來這些新移民可以落地生根,是因為他們質素高,得到香港人的接納云云。
真的嗎?香港真的曾經認為,有些大陸移民是「很有質素」的嗎?
那請問,「阿燦」人物是如何創造出來的?《網中人》的「阿燦」正是當年港人眼中的大陸人,老土低劣陀衰家好食懶飛;後來的「省港旗兵」、「大圈仔」,香港人視所有大陸人都是來香港造世界的大賊。再後來又有「表叔」,許冠文這位大陸來港的親戚,去自助餐食飯不懂規矩、貪心成盤上,同樣白食白住香港親戚的房子。及後的「表哥表姐」,大陸人都是一副野蠻俗氣蠢相……
其實香港人從來沒有歡迎,或者對新移民友善,我們這個城市從來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因為各種原由來港的大陸人,我們以文明者自居,嘲笑他們的落後老土。
新移民都受過白眼嘲笑,他們都是咬牙強忍,直至一口鄉音變成純正四字港式粗口,才算完成了蛻變。他們不是靠香港人的「歡迎接納」,而是自己流着血硬塞進香港的,別說得香港人這麼偉大了。
你當然有排外的自由,這是很現實的利益資源保衛戰,誰也不能說你錯。
不過我們要誠實對待過去,不要突然美化了香港,好像香港原來是一個很友善對待移民的城市。這樣的香港太虛偽,我從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