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嘴講語錄:在工作上總有需要「博一鋪」的時候,看你敢不敢在自己的才華押注。想成功就一定要「跳」,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一世人至少要「跳」一次,不然一世都會後悔。
香港一個有名的髮型師,工作時後面站着兩個助手。髮型師用完hair spray就會將它拋到身後,助手必須把它接住,三次接不到即炒。
我在香港聽過收費最高的髮型師,剪髮一次盛惠五千多元。同樣是髮型師,有人卻百二蚊包洗剪吹。為甚麼有人可以大擺架子、收取天價依然大把人爭住幫襯,有人卻收費極便宜仍每天等運到呢?當中有許多原因,包括實力。我見過一個五十歲的女人付五千元去剪個短髮,剪完後她看來後生了十年。
當然,其他行業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同樣都是律師,有人月入兩萬,有人月入廿萬,但差距還算有個譜。髮型師、化妝師、設計師等跟「創作」有關的行業,收費卻可以是「海鮮價」。再加上經他們的「魔術手」一碰,藝人和模特兒看來脫胎換骨,毋須動刀都可以「無痛整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外人看來覺得這個行業好神秘啊!
我之所以接觸到這個神秘的創意行業是因為工作。我從2007年開始寫作,頭四年完全沒有人見過我,編輯們只跟我通電郵。坊間流傳王迪詩其實是男人假扮的,因為女人不可能如此了解男人。我在兩年前公開露面,讀者們嚇了一跳,「居然不是男人啊!」我這個人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盡才覺得好玩,於是我在露面後出版的書都由我自己當封面model,讓大家繼續「目測」這個曾被誤以為是一群阿伯集體假扮的女作家。我也親自撰稿並聲演電台廣播劇,兩星期後將於香港藝術中心做第三次名為「王迪詩寸嘴講」的個人talk show。難得上次「寸嘴講」仍有現場觀眾在答問環節問:「到底你是不是女人?」怎麼沒有人問我是不是人妖?你們真沒趣。
公開露面後,我堅持保留95%的時間在寫作上,餘下的時間做其他工作,例如為傳媒訪問和我自己的書拍照。這種事情不能天天做,我會癲。我享受設計書籍的過程,比如封面照如何令文字的含意昇華?照片的風格能否好好與文字的味道調和?但我不喜歡拍照前坐着不動兩小時化妝弄頭髮,悶到想死。模特兒和藝人天天受着這種「折磨」,但那是他們工作的一部份,就不能抱怨了。
我認識幾位水準一流的髮型師,他們對工作的「那團火」經常火燭似的很有passion。有時拍攝需用假髮為模特兒駁髮,有位髮型師閒來還會跟假頭髮聊天。「頭髮也是有生命的呀!當然會怕寂寞。」
但近年越來越少人入行。現在由學師到成為正式師傅一般需要四至五年,我認識一個年輕男孩在第四年辭職了,轉行去做金融。升了師傅也不是收入的保證,但我相信任何職業也總有需要「博一鋪」的時候,看你敢不敢在自己的才華押注。假如他願意等下去,也許有天他剪一次頭髮收費五千元,也有可能一輩子都要乞米。當日我辭掉收入不錯的工作成為全職作家,何嘗不是一場賭博?想成功就一定要「跳」,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一世人至少要「跳」一次,不然一世都會後悔。
化妝只美化了臉蛋,要皮膚看起來潤澤,則要另想辦法。
拍照小貼士
1.無論多瘦的女人,拍照時一定會跟攝影師說:「唔該影得我瘦啲!」要是在影樓拍攝,一般攝影師都有「妙計」幫模特兒瘦面,例如在左右兩旁豎立黑色板,這樣拍出來的臉會明顯瘦很多,因為黑色板會為臉頰製造陰影,效果十分自然,絕非事後執相所能做到。我聽攝影師們說,有好幾個女星若不放黑色板就拒絕拍照,可見這對她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2.化妝只美化了臉蛋,那假若想手腳的皮膚在鏡頭下看來潤澤,有甚麼辦法?塗潤膚膏是可以的,但一般都無法維持長時間。有化妝師教了我一個妙法,用棉花沾上專門卸眼妝的化妝油塗抹在手腳上,可使皮膚全日看來潤澤!
3.Set頭後好難洗頭,怎麼辦?可先弄濕頭髮,再塗上護髮素,沖水。這樣便可輕易洗掉滿頭的噴髮膠。
沒有你,不會死!
自公開露面後,我大部份時間以長髮示人。直至我最近出版新書《沒有你,不會死!》,突破性地刊出了「冬菇頭」的封面照。居然有很多讀者不認得我,還問我封面女孩是誰!
好玩啦,這正是我選這張封面照的原因,選一個耳目一新的我,好比在愛情路上跌倒不要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怕甚麼?照片中的我穿着簡潔的衣服,瀟瀟灑灑的咬一口蘋果。失戀,so what?這就是《沒有你,不會死!》的視覺傳繹,所以拍照絕對是一種創作。
Profile:王迪詩
人稱「寸嘴女作家」,隱姓埋名寫作時被指由男人假扮。現真身後舉辦「王迪詩寸嘴講」,堅持「我不完美,so what?至少我沒有抑壓自己!」( http://www.facebook.com/daisywong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